1.笔记本电脑的电池寿命问题?

2.华硕电脑如何更改电池充电设置?

3.遥控器是什么原理?

4.电脑启动不了怎么办

笔记本电脑的电池寿命问题?

微软电脑系统自锁-微软电脑系统自锁怎么解除

笔记本电池保养

误区一:笔记本电脑买回来需要反复充放电三次以便激活电池。

除非你买到的笔记本电脑是库存一年以上的产品,否则就不需要这样做,因为现在的电池电芯在出厂的时候已经经过激活,而电芯在封装成笔记本电池的时候又经过一次相当于激活的检验,因此你拿到手的电池,早已是被激活过的了,再做三次充放电过程只是无谓的增加电池的损耗。

误区二:第一次充电必须充够12小时

这对于早期那些没有电池控制电路的镍氢电池机型是适用的,但对于如今具有智能充放电控制电路的笔记本电池来说却是个笑话,当笔记本电脑电池充满之后,充电电流就会被自动切断,哪怕你继续充120个小时,状态也不会有任何变化了,一般来说,就算充电最慢的机器,6小时也完全充满了,剩下的“充电”只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反而是拿到新机器的时候应该先把电量放光再充电。

误区三:电池需要定期的校正,每月一次彻底充放。

对于记忆效应很强的镍氢电池,这是必须的工作,但对于锂电池,这个周期却太频繁了,锂电池虽然没有完全消除记忆效应,但已经大大减弱了记忆效应,如果你使用电池很频繁,那么你应该将电池放电到比较低(大约10~15%)再充电,但如果放电到连机器都开不了(0~1%),就属于对锂电池的有较大损伤的深度放电,一般来说每2个月做一次这样的操作就可以了。如果你很少使用电池,那么只要每3个月进行一次这样的操作就可以了。

误区四:进行校正可以提升电池容量

所谓校正,是当电池的实际容量和控制电路中的纪录容量不一样时,对电池进行一次深度充放电操作,让控制电路刷新纪录,使之接近电池的实际情况,这是一个表现电池真实容量的操作而非提升容量,这里关键因素是电池的实际容量,假如电池的实际容量比控制电路中纪录的容量要高,校正可以令电池看起来容量增加了,假如电池的实际容量比控制电路中纪录的容量要低,则校正会令电池看起来容量减少,这也就是许多人对校正效果争论不休的原因,请记住校正是令电池的真实容量呈现出来,消除电池和控制电路之间的偏差,至于显示出来的容量是会增加还是减少,这是电池本身的状态而不是你的校正所决定的。很有可能电池因为校正时候的深度放电损伤,容量反而大大下降。

误区五:兼容充电器也可以使用

笔记本电脑的耗电远大于手机,最极端的情况下,电源需要同时为电池充电并且应付机器全速运行所需的供电,笔记本电脑一般没有兼容充电器,因为各个机型的电压,电流,甚至接口都不同,能够通用于多种笔记本的“兼容充电器”很可能比原装的充电器还要贵,即使是接口相同,如果电压和电流低于机器的标称数值,机器全速工作的时候电池可能就无法获得足够的充电电流,这对电池的损害是很大的。如果电压和电流低于标称值太多,甚至会发现根本无法开机或者能开机却无法充电,因此选择电源的时候最好要选择和原配相同的,实在无法找到的话,请注意电压和电流一定要符合机器的标称数值,同厂的不同产品接口一般相同,但是电压和电流可能不同,这点一定要注意!

误区六:电池需要充满电(或者放光电)保存

无论是充满还是放光,其实都是不正确的,放光电长期保存会令电芯失去活性,甚至导致控制电路保护自锁而无法再使用,充满电长期保存会带来安全的隐患,最理想的保存方法是放电到40%左右然后保存,锂电池害怕潮湿和高温,因此应该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但温度不可以太低,否则容量会大大减少,大约20摄氏度左右是理想的保存温度。

误区七:电池不行了,还可以自己换电芯

很多人的电池就是这样一换致命的,厂商似乎早就料到有人会这样做,许多品牌的笔记本 电池设计都是有自锁功能的,一旦电芯脱离控制电路,电路就进入自锁状态,只有使用特定的手段才能解开,在此之前控制电路将不会工作,也就是说电池等同报废,笔记本电池电芯不是可以随意换的干电池,如果你非要换电芯不可,请记得找专门的电池维修公司来操刀,自己换废了事小,那种努力之后还失败的沮丧和郁闷才是最惨的。

误区八:99%之后一直充不到100%,继续充就会爆炸

笔记本电池爆炸的机会几乎没有,最多是发出高热而导致外壳融化,但很少会引起明火,被公布的少数事故,其实是由于生产的时候工艺不良,在使用中导致短路而导致的,就算这种短路大多数都还会被电池中的保护电路断开电路不至于更大的损害,除非是在保护电路之前的电芯短路(之前的COMPAQ笔记本电脑电池爆炸时间应该就是这样引起的),这样的事情在我大量接触笔记本的3年多来,只见过两例。反而是手机中这样的事情不少,归根结底还是电池的品质问题,手机有大量的劣质组装电池,而笔记本电脑几乎从来就没有这样的电池出售,因为没有哪一款机型的拥有量大到值得生产兼容电池。

之所以到99%后充电不到100%,往往是因为电池控制电路的纪录和电池本身的状态出现偏差,电池始终没有达到控制电路中纪录的电压,所以控制电路一直加电充电,实际上电池已经充满了,这种问题通常可以通过校正解决,但是即使不校正也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大多数充电电路都会在长时间无法充满之后自动断开,甚至聪明的自动纪录当前的99%刷新为100%,就算是一直不停的傻瓜式设计,也因为此时的电流极小而不会造成伤害。

目前的笔记本电脑电池中基本上都有温度检测电路,当电池的温度太高,控制电路大多会强制断开电池,防止温度进一步升高,因此充到爆炸这样的情况在笔记本电脑电池中发生的几率绝不亚于中**头奖。

无论有如何科学的维护措施,电池都是会老化的,如同多么神奇的化妆品和保养也不能阻止美女变成老太婆,最多只是延缓而已,唯一避免电池老化的方法是不使用(所以很多人会选择将电池拿下来),但这样却又令笔记本电脑失去意义……电池总是随着使用的时间延长而老化,实际上是一种半易耗品,为此几乎所有的厂商的笔记本电脑不论主机保修多久,电池一般都只保一年。

如果你的保养做的很到位,以每周使用一次电池计算,大约可以在一年后仍然保持60%~70%的容量,我自己的电池大概也就是如此,如果实在觉得看着电池日渐憔悴对你是种折磨,最好的方法是取下来不用,并且祈祷不要停电或者踢掉插头,又或者是多买一块作为备用,只要电池和笔记本为了带来了足够的价值和快乐,我想它们的牺牲都是值得的。

华硕电脑如何更改电池充电设置?

华硕笔记本可在左下角搜索栏搜索MyASUS软件,若是误删可以前往微软商店下载

长效使用模式--此为默认设置,允许电池充电至100%

平衡保养模式--此为建议设置,允许电池可充电至80%

最佳保养模式--可延长电池寿命,允许电池充电至60%

遥控器是什么原理?

遥控器是什么原理

工作原理  一:红外遥控器原理 很多电器都采用红外线遥控,那么红外线遥控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红外线。 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按波长从长到短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其中红光的波 遥控器[1]长范围为0.62~0.76μm;紫光的波长范围为0.38~0.46μm。比紫光波长还短的光叫紫外线,比红光波长还长的光叫红外线。 红外线遥控就是利用波长为0.76~1.5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 常用的红外线遥控系统一般分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 发射部分的主要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它实际上是一只特殊的发光二极管,由于其内部材料不同于普通发光二极管,因而在其两端施加一定电压时,它便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 目前大量使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940nm左右,外形与普通发光二极管相同,只是颜色不同。 红外发光二极管一般有黑色、深蓝、透明三种颜色。 判断红外发光二极管好坏的办法与判断普通二极管一样:用万用表电阻挡量一下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即可。 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要用专门的仪器才能精确测定,而业余条件下只能用拉距法来粗略判定。接收部分的红外接收管是一种光敏二极管。 在实际应用中要给红外接收二极管加反向偏压,它才能正常工作,亦即红外接收二极管在电路中应用时是反向运用,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灵敏度。 红外接收二极管一般有圆形和方形两种。 由于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一般都较小(15mW左右),所以红外接收二极管接收到的信号比较微弱,因此就要增加高增益放大电路。 前些年常用μPC1373H、CX20106A等红外接收专用放大电路。最近几年不论是业余制作还是正式产品,大多都采用成品红外接收头。 成品红外接收头的封装大致有两种:一种采用铁皮屏蔽;一种是塑料封装。均有三只引脚,即电源正(VDD)、电源负(GND)和数据输出(VO或OUT)。红外接收头的引脚排列因型号不同而不尽相同,可参考厂家的使用说明。成品红外接收头的优点是不需要复杂的调试和外壳屏蔽,使用起来如同一只三极管,非常方便。但在使用时注意成品红外接收头的载波频率。 红外遥控常用的载波频率为38kHz,这是由发射端所使用的455kHz陶振来决定的。 在发射端要对晶振进行整数分频,分频系数一般取12,所以455kHz÷12≈37.9 kHz≈38kHz。也有一些遥控系统采用36kHz、40kHz、56kHz等,一般由发射端晶振的振荡频率来决定。 红外遥控的特点是不影响周边环境、不干扰其它电器设备。由于其无法穿透墙壁,故不同房间的家用电器可使用通用的遥控器而不会产生相互干扰;电路调试简单,只要按给定电路连接无误,一般不需任何调试即可投入工作;编解码容易,可进行多路遥控。 由于各生产厂家生产了大量红外遥控专用集成电路,需要时按图索骥即可。因此,现在红外遥控在家用电器、室内近距离(小于10米)遥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多路控制的红外遥控系统 多路控制的红外发射部分一般有许多按键,代表不同的控制功能。当发射端按下某一按键时,相应地在接收端有不同的输出状态。 接收端的输出状态大致可分为脉冲、电平、自锁、互锁、数据五种形式。“脉冲”输出是当按发射端按键时,接收端对应输出端输出一个“有效脉冲”,宽度一般在100ms左右。“电平”输出是指发射端按下键时,接收端对应输出端输出“有效电平”,发射端松开键时,接收端“有效电平”消失。此处的“有效脉冲”和“有效电平”,可能是......

遥控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遥控器的工作原理

是在遥控器的内部芯片中存放了对应电器可以解析的编码,从而在使用中可以和电器进行互相通信,电器在接受到郸控器传来的信号后执行相应的功能,即实现了遥控。

遥控器的原理是什么

红外线传输信号

遥控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把要想传递的信息通过控制器,以光,电,声等方式与相对应的接收器互通联系执行过程叫遥控,(红外遥控,声波遥控,无线电遥控)最简单的是红外线遥控,把红外发射管通合适的电流,接收管被照射后就会出现一个电压变化,这个电压变化可以用来控制灯简单亮与灭过程,这个就是最简单的遥控原理,为了能控制更多的状态,必须进行编码,红外发射管的电流不是持续状态,是一个连续通电断电过程,比如在规定时间内,通电3次断电2次来代表一个意思,通过组合及间隙长短来代表很多意思,这就是最原始的解码过程(一种约定),对于接受器接到编码可能有丢失现象,为了可靠发送,还要在信息后面发一个补码,实际使用远非这些。。。。。。。

电视机遥控器的工作原理

现在使用的遥控器使用的频率都是38KHZ,是用一定方式对不同的按键进行编码,通过专用的集成电路产生调制波,通过红外线二极管发射出去。电视机接收之后进行解码再执行相应的动作。不同频率的红外脉冲信号对应不同的命令,而这种脉冲是用石英实现的,通电之后石英的震动频率非常快而且很均匀,所以可以用它实现不同的脉冲频率。 遥控发射器专用芯片很多,根据编码格式可以分成两大类,这里我们以运用比较广泛,解码比较容易的一类来加以说明,现以日本NEC的uPD6121G组成发射电路为例说明编码原理。当发射器按键按下后,即有遥控码发出,所按的键不同遥控编码也不同。这种遥控码具有以下特征:采用脉宽调制的串行码,以脉宽为0.565ms、间隔0.56ms、周期为1.12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0”;以脉宽为0.565ms、间隔1.685ms、周期为2.2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1”。上述“0”和“1”组成的32位二进制码经38kHz的载频进行二次调制以提高发射效率,达到降低电源功耗的目的。然后再通过红外发射二极管产生红外线向空间发射。遥控器在按键按下后,周期性地发出同一种32位二进制码,周期约为108ms。一组码本身的持续时间随它包含的二进制“0”和“1”的个数不同而不同,大约在45~63ms之间。当一个键按下超过36ms,振荡器使芯片激活,将发射一组108ms的编码脉冲,这108ms发射代码由一个起始码(9ms),一个结果码(4.5ms),低8位地址码(9ms~18ms),高8位地址码(9ms~18ms),8位数据码(9ms~18ms)和这8位数据的反码(9ms~18ms)组成。如果键按下超过108ms仍未松开,接下来发射的代码(连发代码)将仅由起始码(9ms)和结束码(2.5ms)组成。代码格式(以接收代码为准,接收代码与发射代码反向)①位定义②单发代码格式③连发代码格式注:代码宽度算法:16位地址码的最短宽度:1.12×16=18ms 16位地址码的最长宽度:2.24ms×16=36ms已知8位数据代码及其8位反代码的宽度和不变:(1.12ms+2.24ms)×8=27ms∴32位代码的宽度为(18ms+27ms)~(36ms+27ms)1. 解码的关键是如何识别“0”和“1”,从位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0”、“1”均以0.56ms的低电平开始,不同的是高电平的宽度不同,“0”为0.56ms,“1”为1.68ms,所以必须根据高电平的宽度区别“0”和“1”。如果从0.56ms低电平过后,开始延时,0.56ms以后,若读到的电平为低,说明该位为“0”,反之则为“1”,为了可靠起见,延时必须比0.56ms长些,但又不能超过1.12ms,否则如果该位为“0”,读到的已是下一位的高电平,因此(1.12ms+0.56ms)/2=0.84ms最为可靠,一般取0.84ms左右均可。2.根据码的格式,应该等待9ms的起始码和4.5ms的结果码完成后才能读码。 一体化红外线接收器是一种集红外线接收和放大于一体,不需要任何外接元件,就能完成从红外线接收到输出与TTL电平信号兼容的所有工作,而体积和普通的塑封三极管大小一样,它适合于各种红外线遥控和红外线数据传输。

遥控器的键盘是什么原理

黑色的柱状物那是 导电橡胶,

万能遥控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遥控器的实现原理,是在遥控器的内部芯片中存放了对应电器可以解析的编码,从而在使用中,可以和电器进行互相通信.

万能遥控器的实现原理就是对芯片内部的存储器进行了扩展,先收集市场上可能存在的所有遥控器的编码,然后将这些编码存储在万能遥控器内部的芯片里,对这些编码根据电器的型号进行编号(也就是代码表),在实际使用时,根据电器的型号从代码表里找到编号,按照使用要求输入编号,就可以使用了。

万能遥控器并非万能,它和内部芯片中预先存储的编码有关。

灯遥控器的原理

灯的开关可以用电阻、电容、晶体管和继电器等模拟元器件设计一种红外遥控开关,系统供电采用电容降压型直流稳压辅助电源;利用电容充放电时间的不同解决了开和关的问题。详细介绍各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与数字式遥控开关原理,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以及安全可靠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中、短距离电器设备的开关控制。其工作原理如下 微处理器芯片IC1内部的振荡器通过2、3脚与外部的振荡晶体X组成一个高频振荡器,产生高频振荡信号(480kHz)。此信号送入定时信号发生器后产生40KHz的正弦信号和定时脉冲信号。正弦信号送入编码调制器作为载波信号;定时脉冲信号送制扫信号发生器、键控输入编码器和指令编码器作为这些电路的时间标准信号。 IC1内部的扫描信号发生器产生五中不同时间的扫描脉冲信号,由5~9脚输出送至键盘矩阵电路。当按下某一键时,相应于该功能按键的控制信号分别由10~14脚输入到键控编码器,输出相应功能的数码信号。然后由指编码器输出指令码信号,经过调制器调制在载波信号上,形成包含有功能信息的高频脉冲串,由17脚输出经过晶体管BG放大,推动红外线发光二极管D发射出脉冲调制信号。

手机万能遥控器的遥控原理

众所周知,任何红外线的信号都是可以由一串二进制编码翻译表达出来的,手机通过外设或内部遥控模块电压信号都可以传递出一串含有二进制编码信息,转化为红外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出来。 本课题旨在通过智能手机的软件支持,配合一个外接硬件红外发射模块内转化为红外线输出,达到各种电器遥控器合为一体的目的,力求为使用者带来方便。软件部分乐云遥控背景--微软的Windows Mobile、谷歌的Android和苹果的iOS等手机操作系统都有成熟的软件开发平台,个人和第三方组织为智能手机开发专门的应用软件是一门成熟的技术。  软件部分使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作为平台,在其基础上编写相应软件,来操纵红外发射模块。  乐云遥控软件部分所实现的功能是:  1) 遥控器面板的选择以及绘制。  2) 遥控器面板上的按键与对应要发出的红外遥控信号所对应的控制音频信号之间的 触发关系对应选择遥控码库。3) 通过手机外设接口的发射红外线遥控代码。硬件部分为了实现用红外线遥控家用电器的目的,需要在现有的智能手机以外加入一个硬件模块,以实现发射红外控制电器的目的。智能手机支持红外功能的不多 部分型号三星GALAXY S4 诺基亚很多老手机 不过目前很多新出的手机会考虑加红外功能  最后的用处是可以装个乐云遥控软件当家电遥控器。

遥控技术的原理是什么?

现在流钉的是红外线遥控。以前还有超声波遥控、无线电遥控等。

下边简单介绍一下红外线遥控的原理。

被控设备一般都是有一个cpu(俗称微电脑)。它执行某一个动作(例如开机)需要一个指令码(例如001001)。这个指令码储存在遥控器的芯片内。当按下遥控器的开机键时。这个001001指令码首先从遥控器的芯片内读出,然后调制在一定频率的红外线上,从遥控器前端的红外发射二极管发射出来。

被遥控的设备前端有一个红外接收器,它会接收到遥控器发射的经过调制的红外信号,然后滤除干扰信号,解调出指令码,并把指令码传送给cpu。cpu接到这个指令码后就会执行相应的动作,例如开机。

以上解答供参考。

电脑启动不了怎么办

方法1: 开机如无报警声,无电脑启动自检现象。确实很难判断。但一般都和主板. CPU. COMS设置错误和电源有关。 建议你在断电的情况下清除COMS,恢复COMS的默认设置尝试一下

方法2: 风扇能够启动,说明主板供电正常。 系统不能启动,首先检查一下CPU是否正常!可以把CPU拆下,放在其它能正常运行的电脑上试试,不能启动说明CPU已坏! 能启动,说明不是CPU的原因。听听启动时有没有声音报警!有报警声音就好说了,根据声音类型进行分辨。 一般这种类型,主要是CPU与主板的原因!当然,要到CMOS中,设置一下默认出厂设置,检查电压是否正常?电压不正常说明电源有问题!重新更换一个新的电源,最好是300W以上的电源,以保证足够的电源供给

方法3:

1、电源开关故障 当电源开关按键因为老化而导致电源开关按钮按下后不能及时复位,使开关始终处于接通状态,这时就会出现按下电源开关后,主机加电开始启动,但过4秒后自动关机的现象。 检查方法为开机后拔掉与主板PW_ON接口相连的面板开关,直接用小螺丝刀短接跳线,观察主机是否还出现4秒关机故障。如果故障消失,就可以断定开关电路存在问题。

2、RESET开关或跳线被短路 尽管此类故障出现的机会不多,但是随着电脑使用时间的增加,RESET键使用的非自锁按钮开关会因为弹性失效而出现按下后不能弹起,造成始终接通状态;或者因为机箱前面板上的按钮安装不到位或变形,导致RESET开关按钮按下后不能及时复位,长时间处于接通状态;再就是因为我们检修过程中,拉动,拔插时无意中造成RESET线路短接。这时,当我们按下电源开关后,因为主板始终处于复位状态,尽管市电已经接通,CPU风扇和电源风扇,显卡风扇,主板风扇都开始工作,但主机没有任何启动迹像。 如果我们有DEBUG卡插入PCI插槽时,我们就会立即发现复位灯始终显亮,就可以马上判断RESET相关电源存在短接现象。

3、内存有故障 内存某芯片或阻容出现故障时,有时会出现开机后主机能够加电,但没有正常启动的“嘀”声,也无内存报警声,长时间不能启动。 再一种情况就是如果CMOS设置时内存的频率或相 内存有故障 内存某芯片或阻容出现故障时,有时会出现开机后主机能够加电,但没有正常启动的“嘀”声,也无内存报警声,长时间不能启动。 再一种情况就是如果CMOS设置时内存的频率或相关参数设置错误时,也会出现加电主机能够加电,但就是不启动也无报警声的现象。 故障排除: 对于此类故障我们可以先拔下内存再开机,如果主机内存报警,说明CPU和主机基本正常。再试着清除CMOS设置后看故障能否解决,如果故障排除说明故障原因是由于CMOS中内存参数设置错误造成的;如果还不行,我们就需要使用替换法,一般都可以排除内存故障。

4、DMI数据不能被更新或ESCD数据没有设置为自动更新 DMI(Desktop Management Information)数据是一组保存在BIOS芯片中为了方便系统调用的数据集合,每次系统启动时都会校验DMI数据是否正确。对于因为DMI数据错误造成系统不能启动的故障我还没有遇到过。 ESCD(Extended System Confirguation Data)数据是保存在CMOS芯片中,用以管理计算机的资源配置数据集合。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即插即用技术的应用,为了避免资源占用冲突,需要由合理分配有限的系统资源(如地址,IRQ,DMA等),由于计算机的外设资源迅速增加,如ACPI,APM,USB,MODEM,INC,VGA Card等,就会造成计算机自检时间增加,导致启动时间过长。 实际上多数时候,计算机的板卡并不频繁,并不需要每次都进行详细自检,所以计算机就设计了ESCD数据来简化计算机的启动过程,如果计算机没有硬件变化时,在启动时计算机就直接调用ESCD数据来分配系统资源,控制计算机的运行,以节省计算机的启动时间。 不过,当我们变化了计算机的硬件时,如改变了CPU类型,更换了内存,增加了内存,添置了光驱,换了显卡等,如果我们没有强制更新ESCD数据,这时计算机在启动时就会仍然按照旧的配置来分配系统硬件资源,这时就会出现无法正常启动或不能识别新添置的硬件的故障。解决的方法我们只需要进入CMOS设置中的“PNP/PCI CONFIGURATION ”,把“Reset ESCD ”设置为“Enabled”(再次启动电脑后,该选项会自动变换成Disabled)却可。 ESCD数据的更新并不是每次都出现的,只有当你改变了硬件硬置,并在CMOS中进行了设置才会更新,而DMI数据的校验则时每次开机都会进行的。 5、BIOS芯片氧化或接触不良 每一块电脑主板都有一片FLASH芯片用来存储BIOS程序代码,现在的硬盘,光驱,显卡,MP3,手机上都有类似的芯片存储FireWare程序,可以方便更新,提供新的功能。不过,一些主板的BIOS为了方便更新和升级,BIOS芯片是通过IC插座与主板进行通讯,由于使用环境的原因,芯片的引脚会因为氧化而接触不良,这就导致主机加电后无法完成BIOS程序的加载,造成主机虽然能够加电,但没有任何启动迹像。

6、显卡相关电路有故障造成显示器无显示,同时PC喇叭没有接 如果显卡与主机通讯正常,但显卡的DAC电路出现故障,造成显卡的输出信号无法正常传送到显示器,虽然主机有正常启动时嘀的一声,但显示器无图像显示。检查显示器也正常,信号连接也正常,接口插针也无氧化接触不良的现象,最后只能通过替换法最终确定显卡的故障。 如果PC喇叭没有接,那就表现为主机能够加电,但显示器无图像显示,主机好像什么反应也没有。

7、CPU辅助供电接口没有接,造成CPU不能完成初始化,而使主机不能启动 随着PIVCPU的功耗越来越大,单单依靠ATX20针的电源接口已经不能满足PIVCPU的耗电需求,所以ATX电源也由2.03版本升级为ATX 12V的版本,同时PIV主板上都提供了4针的12VCPU辅助供电接口,用以扩展CPU的供电电流。如果使用的电源功率偏小或没有连接辅助电源接口时,就会出现主机虽然能够加电,但因为提供给CPU的供电电流不足,造成CPU不能完成初始化而表现为主机没有自举启动过程。

8、内存辅助供电接口没有连接,造成内存供电不足而致使主机不启动 现在内存的耗电量也与日俱增,PIV高档次的主板都提供了6针的内存辅助电源接口,以减小内存供电的连接电阻,为内存提供更大的工作电 流。如果我们使用了更大容量的内存,而没有连接内存辅助电源接口,就会出现类以的CPU供电不足的现象,出现开机内存报警或无法正常启动的现象。

9、硬盘,光驱,软驱性能部分损坏,造成电源部分不完全短路而使主机主板供电不足,造成主机不能启动 这个情况通常出现在硬盘,光驱,软驱的电路,电机不完全短路,还不致于造成主机开关电源直接保护,只是加电了主机的耗电量,致使主机的整体供电不足,造成主机无法顺利完成自举过程或自检时间特别长,表现为主机启动慢或不能启动。

解决1:正常情况下开机会有“滴”一声短响,是内存自检声音,接着就会有启动画面出现。 如果是没有启动画面,电脑都会报警,发出声音,根据声音的长短判别电脑哪里出了故障。 有启动画面,进不了系统则是系统出了问题。 1短:系统正常启动。恭喜,你的机器没有任何问题。 2短:常规错误,请进入CMOS Setup,重新设置不正确的选项。 1长1短:RAM或主板出错。换一条内存试试,若还是不行,只好更换主板。 1长2短:显示器或显示卡错误。 1长3短:键盘控制器错误。检查主板。 1长9短:主板Flash RAM或EPROM错误,BIOS损坏。换块Flash RAM试试。 不断地响(长声):内存条未插紧或损坏。重插内存条,若还是不行,只有更换一条内存。 重复短响:电源有问题。 无声音无显示:电源有问题。

解决2:启动时按F8,选择最后一次正确的配置启动操作系统.试一下,要不进入安全模式,设置好后再启动.

解决3:很可能是内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