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管理模式的管理模式

2.ERP企业管理软件系统有哪些优势(erp系统的优点)

3.互联网的发展对金融的影响

4.为什么说绩效管理是HRM的核心?

5.文献综述不是方法,也不是论文,只是论文写作中的一个环节

6.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区别

系统的理念,电脑系统理念支持和实证

实证会计的中心思想是:根据经济学等有关理论,设立各种有关影响会计事务因素的假设,然后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进行实际的调查研究,以证明这些假设的现实性。简单地讲,就是实证研究具体到会计领域,亦即把实证法用于会计研究。实证法是实证会计理论构建的主要方法,即根据实际效用或实在的因果关系来选择会计概念、原则、准则和各种程序。

实证会计的实证过程的步骤

1、提出理论假说和有关的假设条件。这是实证会计研究最主要也是最复杂的一步。从一定抽象程度上的合理简化是这一步骤的核心。建立理论模型并得出主要结论。理论模型的意义在于能较具体地描述出一定条件下经济运行的状况,明确表示各种主要变量同时发生作用时的相互关系,并能由此度量单个的或综合的变量相互影响的大小和方向,从而加强研究的分析力度。模型的建立,是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际经验数据的反复验算达到的。

2、理论假设模型的经验验证。理论假设和理论模型的提出并非研究的终结,对其作出检验是一项更为复杂的工作。目前,经验验证是实证研究的主要手段。

3、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如解释分红计划假设,负债权益率假设等,预测契约和政治活动对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数据计算的影响等。

实证会计与规范会计的差别

1、从性质与内涵来看。就规范会计研究来说,会计理论的性质是规范性的理论。规范会计理论的内涵是阐述会计应当是什么,从既定的目标和一定的价值判断出发,依据一定的原则准则,评价和指导会计实务,实现会计实务不断优化而至规范化。对于实证会计而言,其理论主要是运用实证法而形成,属实证性理论。实证会计理论的内涵正在于会计现在和将来“是什么”和“为什么”,它为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提供了理论依据。

2、从方法论特征来看。规范会计方法论的主要特征如下:第一,以价值判断为基础,在研究过程中坚持特定的价值判断标准;第二,规范研究的结论带有主观性,无法用事实来验证,对同一会计现象的研究,可能会因研究者观点、意识的差异,而使结论相差甚远,甚至完全相反;第三,会计理论科学性的判断标准不具有可证伪性,会计理论不必和会计活动的事实现象一一对应,并非一定要接受经验事实的直接检验。

3、从研究的过程和具体方法来看。规范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归纳法与演绎法,两者相辅相成。归纳法是一种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方法。运用该法的前提是:对于某一类事物必须首先进行各个部分的研究,然后作出关于该类事物的概括性结论。在会计理论研究中的运用有两种情况:一是从会计实务中归纳出某些结论,二是对已有的会计理论进行归纳。其基本步骤为:观察→分类→概括→验证。演绎法,亦称演绎推理,是由一般性原理推导与一般性原理有关的个别事实(或结论)的逻辑方法。演绎法的优点是可以保持相关概念之间的内在关系,使理论构建具有逻辑严密性。其推导程序为:前提命题→推导结论→验证→ 具体问题。

实证会计的基本假设

实证会计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并于20世纪70年代后逐渐成为西方尤其是美国财务会计中的一个主流学派,其国际影响也不断扩大。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进实证会计理论以后,广大学者对其一致推崇,有的学者甚至提出应以实证研究方法取代规范研究方法,以此与国际理论研究接轨,促进我国会计研究的发展。笔者认为,尽管实证会计有诸多优越性,但对一种研究方法不能片面地理解,而应该客观、辨证地认识,并以科学、谨慎的态度对待。实证研究方法同规范研究方法一样也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

1、可证实性问题

在实证研究中,有的命题具有科学性但却不容易被证实。这主要是由于解释推导理论的不成熟,不能详细揭示出命题中的有关变量,使研究者难以找到变量与经验值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限制了实证会计研究的领域。例如,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假设、基本原则等往往是难以用经验数据来证实的,而且会计对象、会计的基本方法、会计目标等也很难用具体事例来说明。所以,现在的研究命题主要集中在研究信息变更与资本市场的关系、会计政策的选择等有限方面。

2、进步性问题

实证会计理论不明确会计应该如何的问题,而只限于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因此其提出的概念、理论和具体程序与方法必然会拘泥于现行会计实务水平。而且迄今为止,探索性实证会计研究的进展甚微,大多数实证会计研究都是属于不确认性的,这就造成许多复杂的研究到最后得出的结论仅仅是常识的重复而已,实证会计研究的大量增加并不会带来会计理论的相应充实。此外,实证会计理论这种“存在的便是合理的”理念可能导致会计实务重返自由放任状态,因而不能促进会计理论的真正进步。

3、理论基础局限性问题

实证会计开展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关系的研究,选择的前提理论是“有效市场假说”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但上述两种理论都是建立在大量的假设前提基础之上的,如证券交易无需交易成本、市场参与者可以无代价地取得可公开的信息、投资者对可获得的信息具有相同理解或一致性预期等等,这与现实经济环境相比是具有较大背离性的,近年来的不少实证研究结果已对“有效市场假说”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有效性提出挑战。因而,以此理论为前提条件所开展的实证会计研究,其研究结果的正确性值得怀疑。

4、线性模型有效性问题

实证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必须站在高度抽象的角度,确定主要变量及彼此之间的因果关系,剔除或合并相关度较低的变量,建立起可供检验的线性回归模型。然而实际情况是,某些问题的内含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仍是个未知数,通过线性模型建立的依据也并不十分明确。例如,多数研究者对政治与契约成本进行明确定义和数量化,其建立的模型是否合理尚无定论。此外,由于理论研究对象及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任一会计现象的产生都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这种复杂的因果关系难以为研究者所准确把握,使得建立的线性模型往往存在主观臆断的成分。

5、变量影响的确定性问题

变量影响的确定存在两方面的困难:一是广泛使用替代变量;二是变量共线性问题。在现行的实证研究中利用替代变量来开展研究,主要是因为有些变量还难以直接量化,因此在行为选择研究中都广泛使用替代变量,如用分红计划、负债权益比率代表契约成本的高低,用企业规模代表政治成本等。但是,替代变量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相关的变量以及两者的关系如何,仍是值得我们商讨的问题,而以此为基础所进行的会计研究也就更值得斟酌了。

此外,变量共线性问题也是一个难题。在实证研究过程中,由于变量之间基本关系的复杂性,可能衍生出变量共线性问题,即某些变量作为一组变量具有显著相关性,但若试图分解出某一变量进行独立检验时,有可能难以分解,也有可能它不再具有相关性。例如,凯利在实证研究中便发现经由债务变量的财富转移不是独立进行的,负债权益比率、可支配基金余额、现金流量方差等几个债务变量往往存在共线性问题,使得人们在解释检验结果时很难辨别出其对单个变量的影响。

6、“价值中立性”问题

实证会计研究非常强调“价值中立”,期望以不偏不倚的态度来研究会计问题,反对任何带有个人偏好或价值倾向的会计理论研究。但事实上,要做到完全的“价值中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研究者在对研究课题、样本、方法的选择及研究假设的确立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涉及研究者的价值判断。而且会计信息具有经济后果,作为“经济人”的会计研究者在进行实证会计研究的过程中,也不可能完全避免个人喜恶所带来的先入为主的干扰,因而绝对的 “价值中立”是难以实现的。

此外,正是由于研究者的价值倾向各异,使得在研究中各自选取的数据样本总体和证明模型出现不同,有的甚至相互对立,缺乏可比性和严谨性,从而导致同一问题结论的多样化,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复杂化。

7、时间滞后性问题

实证会计研究试图通过大量可重复性的验证材料来支持说明某一会计理论。因而与规范会计研究相比,在对具体会计问题的研究上,实证会计研究一定要有足够的样本数据,建立数据模型进行经验分析后才能得以验证,所以存在时间上的滞后性。

中国实证会计的发展

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国会计理论界开始引进介绍国外流行的实证会计。1994年起,真正运用实证方法进行会计研究的论文出现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同时,人们将实证会计与规范会计进行了多角度的比较,主要目的是对这个“舶来品”加以评析,而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介绍。直到1997年以前,我国实证会计的论文数量相当有限,所研究的领域也主要集中在有效市场假说的检验。

1997年以来,实证会计在中国取得了实质性的发展。研究领域大为拓宽,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实证论文所占比重大大增加。因此,我国实证会计的发展可以1997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这样划分的依据有:大而言之,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对经济生活发生了重大影响;中而言之,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是按此标准划分阶段的,而实证会计的发展与证券市场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小而言之,《会计研究》1997 年第七期发表了一组博士生所写、评价实证会计的论文,对我国实证会计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发展实证会计,不但可以提高会计研究的科学性,为规范会计研究提供证据支持,还有利于完善会计理论体系,有利于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从根本上讲,可以更好地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服务。

G管理模式的管理模式

哲学从古希腊产生,那么在古希腊语里边哲学这个概念的含义就是爱智慧的意思。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就可以发现了,就是说基督教是恨智慧,那么希腊语哲学是爱智慧,是不是爱智慧就没有痛苦呢?实际上爱智慧也是一种痛苦,那是另外一种痛苦。那么今天我们就想以此为引子来讨论哲学、爱智慧它产生于智慧的痛苦。当然不仅仅哲学作为爱智慧其中包含着痛苦,像我们这些学习和研究哲学的人其实也很痛苦,因为在我们这个时代是讲究实效的时代,哲学似乎离现实非常远,那么它已经变成了比较冷僻的远离社会生活的一个学科。为什么会这样?我感觉是不正常的。造成这样一种情况有很多种原因,其中很重要的就在于我们对哲学的误解。哲学是什么?是哲学这门学科里边最基本的问题,但是很不幸啊,它也是哲学里边最困难的问题。难到什么程度?难到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答案,没有结论的程度。说起来很不好意思,哲学从两千六百年前也就是说公元前六世纪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六百多年了,它至少和许多学科的历史一样悠久,但是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弄清楚自己是什么。我想通常我们要学数学的同学,不会总是要去问数学是什么?学物理学也不会总去问物理学是什么。但是大家如果去搜索一下,去翻一翻讨论哲学是什么的著作和论文,远远比任何一个学科都要多。也就是说它在关注自己学科是什么的这个问题上陷入了困境。所以我们说哲学是什么的问题,并不是说没有人给出答案,不是,实际上,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几乎所有的哲学家都会给出一个他对于哲学的看法,结果就造成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这样一种局面,不仅哲学是什么,包括哲学的许多问题和理论都是这样一种局面。所以套用英国近代哲学家霍布斯一句话就是说“哲学几乎就是一个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一个战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没有一个问题没有一个理论,不是陷入到这个争论之中。

那么既然如此,我们为了避免陷入到这样一种纷争之中去,我们想咱们从源头上,从根本上先来问一问当哲学产生的时候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实际这一点,我们随便翻开一个字典,里面都会告诉我们,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在希腊文里面,philosophia 本意就是爱智慧,philos爱,sophia智慧。哲学的本意就是爱智慧,这一点大家觉得很平常。因为我们随便翻开字典就会看得到的。但是大家可能没有想到在这个很简单的词源背后其中包含的意义,也就是说当哲学诞生的时候,哲学家们并没有说哲学是有智慧,或者说哲学就是智慧的化身,他们只是说哲学是爱智慧。你像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他就曾经这样讲,他说“我认为智慧这个词太大了,只有神才配享有它。我们人只能爱智慧”。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可以说智慧和知识是有区别的。知识或者科学知识,它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都有某种实用性和使用性。但是人们在热爱智慧的时候没有别的目的就是为了智慧本身。所以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他才会说了这样一句话:“一切学科都比哲学有用,但是只有哲学是一门自由的学科”。因为它不为了别的目的,它就为了它自身而存在。那么我们想,从哲学作为对智慧的爱,后来又转变成智慧之学。也就是说,哲学家们不甘心于仅仅是爱智慧。我想要是我们大家走上这条路也不会甘心只是爱智慧,我们都希望我们有智慧。

结果西方哲学就走了一条试图使哲学成为科学的这样一条道路,使智慧成为一门学问,一门科学的道路,我称之为哲学的科学情结。这一点从近代科学以来,尤其明显。因为它受到近代科学的鼓舞,一门一门学问都成为科学,都具有了某种普遍必然性,放之于四海而皆准。那么哲学认为我应该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我更应该是科学。但是实际上,从事实上我们就可以看到,到现在为止,2600年过去了,从近代开始,三四百年时间过去了,哲学并没有真的具有像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的特征。为什么?我们讲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人们误解了哲学的本性。因为,智慧与知识的区别在于它标志的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永恒无限的理想境界,人生也有涯、知无涯、思无涯,我们不可能在有生之年通达这样一个智慧的顶点,所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爱智慧。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把哲学、科学和宗教作一个对比,来看一看哲学的性质。科学、宗教、我们说哲学恰恰处于两者之间。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诉诸于理性,建立在经验观察基础之上,它是对自然的认识,形成的是具有一定普遍必然性的科学知识,那么宗教呢,它是起源于人类的终极关怀,它是试图超越一种有限性达到一种超验的理想境界的这样一种境界。那么在宗教看来,这样一个理想境界,这样一个超验的存在是认识所不能通达的,只能靠信仰。对比起来哲学居于其中。一方面我们知道哲学是理论化的世界观,或者我们称之为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或者理论。所以它是诉诸于理性的。另外一方面,它也是起源于终极关怀,它要解决的是宇宙万物最深邃的奥秘,人生所能通达的至高无上的理想境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哲学处于一个有利的地位,因为科学并不关心,或者关注或者它并不能够解决终极关怀的问题。另外一方面呢,宗教又缺少理论上的合理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哲学有它的有利地位。但是这个有利的地位恰恰也是它的短处所在。

我们想一想,科学对于它面对的自然可以形成具有一定普遍必然性的科学知识,而对那个终结关怀的,理想的、无限的那样一个对象,我们是不可能形成知识的。同时,哲学也缺乏宗教所具有的信仰这个方便法门。这样一来哲学就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境地,它要通过理性去认识一个无限永恒的境界,但是,那个境界又是理性认识所无法把它变成一门科学来表达出来的。结果,哲学问题,就变成了一种没有终极答案,但人类又永远在追问的这样一种难题。实际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这个问题,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我们称之为问题,一类我们称之为难题。所谓问题,就是通常能够有答案,能够有统一答案的这样的一种问题,比如1+1等于2它肯定有个确定的答案。但是我们更多的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呢?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只有各式各样不同的解决方式,这类问题我们就称之为难题。哲学就是这样一类难题,而且是难题中的难题。那么,当我们用科学来衡量哲学的时候你立刻就会发现,它几乎没有一个问题不是充满争论的,几乎没有一种理论就是能够达到哪怕是相对的普遍必然性的。这样一来,批评哲学的人有了一项非常有利的致命的武器就是科学。维护哲学的人,多了一块去除不掉的心病。因为他们面对这个问题感到很困难,于是几乎所有研究哲学的人都在千方百计地证明哲学是科学,而至少哲学理论上是科学的,也许它现在不是科学,但是它将来会成为科学。实际我认为无论是批评哲学的人,还是维护哲学的人如果他用科学作为一个衡量标准的话,他其实就陷入了一种偏见和误解之中,他误解了哲学的本性,哲学是一门学问一门学科,但它不是像自然科学那样的一种科学。事实上我们想一想,我们是不是非要要求一切学问,一切学科都是要像自然科学那样的学科呢?自然科学包括技术它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都具有使用和实用性,它是服务于我们的,但是我们知道科学知识它是中性的,工具和手段总有一个服务的一个对象,一个目标。我以为,哲学就应该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所有的知识我们所有人生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它应该承担起这项任务来。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哲学看作是广义的人生哲学。

那么我们可能会问,哲学问题既然是没有终极答案的问题,当我们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带来的是痛苦,我们为什么还要追问这些问题?为什么还要追问这些问题?我明知道哲学面对是无法解决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不去放弃它,还仍然追求这个问题。让我们回到我们一开始讲的例子,就是伊甸园的神话。那么在伊甸园的神话里边,它讲的是亚当、夏娃因为吃了智慧之树的果子所以有了死亡,被赶出了伊甸园,基督教把它看作是原罪。那么我们从哲学的或者文化的角度来讲,它并不是说人因为有了智慧就是有死的,而是说人有了智慧就意识到,明确地知道了自己的有限性。在这个意义上,认识到自己的有限性,知道人终有一死,它是智慧的代价。智慧的代价。我们想当人类从自然中脱颖而出,割断了和大地母亲的脐带,他终于可以自由地、独立地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了。那么在他面前会出现一种什么情况呢?一方面,我们人类像其他一切自然存在物一样,像一块石头,一棵草、一棵树是一样的他要服从自然法则,这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人是有限的,但另外一方面人因为有了理性,他就有了超越自身有限性的一种理想。于是在这个时候,在人的面前,就出现了绝对、相对、无限、有限、永恒、暂时、理想、现实、彼岸、此岸巨大的冲击。而在他们之间横着的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终有一死的人追求永恒,但追求永恒的人终有一死,这是人成其为人最根本的一项悖论。而哲学恰恰就由此而生,我们称之为终极关怀。我们想一想,当无限、永恒的太阳从地平线的远处升起的时候,人类能不能不去追求这个理想,不去热爱智慧,他能不能只是心甘情愿地只是做一个有限的自然存在物,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仅仅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物而存在,而放弃对无限永恒理想的追求,这意味着你仍然还是自然存在物,你还不是人。所以我们可以把智慧的痛苦看作是人成其为人的洗礼。

那么我们想一想,终有一死的人追求永生,追求永生的人终有一死。也就是说在现实中我们不可能真正地实现我们的理想,但是我们又不可能放弃我们的理想,哲学问题归根结底最终就反映了这样一种终极关怀。也就是说它反映了人类理性,人类精神试图超越自身有限性通达一个无限自由境界的这样一个追求。从这一点来看,我们还可以从伊甸园的神话引出另外一个话题,就是自由的问题。我们不考虑宗教的问题,我们考虑自然,通常我们说,人是自然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产物,我们说最高级的阶段,迄今为止我们这一点还是可以值得骄傲的。但是如果考虑到人类社会的发展,面临着对自然的一种毁灭,比如我们说环境、环境危机等等,也就是说人类的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可能对自然是一种毁灭,我们同样可以推出一个悖论,自然为什么会产生出一个自我毁灭的产物?我感觉我们可以有一种解释,那么我们把人看作是自然的最高阶段,他高在什么地方,自由。但人的自由,是有限的自由。一种有限的自由它需要在各种不同的可能性中去选择去筹划。那么,它的这种选择和筹划究竟会产生什么后果,并不是他都能够都预见到的。结果就会出现什么情况?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就是当我们进行自由选择筹划的时候,我们也要为它负责,我们要为它承担后果。而我们的自由不是上帝的自由,我们是人的自由,是有限的自由。你不可能预知到所有的情况,所以我们说自由本身,实际上就意味着冒险,我们任何筹划,任何选择都意味着冒险。同样当我们以自由的存在,当然是有限的自由,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对人来说,对于一个有理性的人来说,它就不仅仅心甘情愿地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物,它在这个世界上就寻找某种意义和价值。一个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世界是人无法忍受的世界。

但是究竟以什么意义,什么价值作为人生的目标?并不是人能够充分全面确定地意识到的。那么,以价值的方式存在,同样对人来说是一种冒险。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智慧作为一个理想的境界,它实际上是人为自身确定的一个价值取向,一个理想的目标。也就是说我们在现实世界之上,营造了一个理想世界作为我们努力的方向。这样一个理想世界不仅仅是我们不可能现实地通达的,它只是我们的理想。而且它本身也是一种开放的境界,它是一个开放的境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哲学问题不可能有一个终极的答案,它都是我们试图要面对这样一些问题的时候,所提出的各式各样不同的解决方式。

那么,我们想怎么学哲学。你说你哲学问题是永恒无解,但是人类又不得不去追问的问题。它表现为一种智慧的痛苦,但确实又是人必须去经受的一种洗礼。那么我们怎么去学哲学?我想在座各位或许都有读哲学著作的经历,因为哲学不仅仅问题难解,哲学著作晦涩难懂是出了名的。很少有人说我看哲学著作像读小说一样。可是你要想了解哲学家们的思想就只有读他们的书,但这里边就有了一个问题,我想主要是语言的问题。我们只有一种语言,自然语言或者叫做日常语言,当我们用这样一些来自自然生活的语言来表达日常生活的时候,我们不会有困难,即使一个概念发生歧义它在不同的场合我们运用自如,不会产生什么困难。但是当我们要用表达日常生活的这些语言,同样要用它们去表达哲学问题,哲学对象的时候我们就陷入了困境。借用莎士比亚一出戏剧的名字,我们的语言就变成了“一仆二主”。它既要表达的是日常生活它没有问题呀,但是你要用它去表达那个无限永恒的境界,它就会陷入了困境。所以哲学家不是说他们不想有话好好说,他们不是说不会正经说话,并不是说都想故弄玄虚,我把这个东西弄的难得让大家都不理解才好,不是的。哲学家都希望把自己的思想说得非常清楚,让大家都能够接受。可惜他做不到。那么这样一来,我们在阅读哲学家的著作的时候就面临的困难在哪儿呢?就是说他是千方百计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他的思想,而我们要借助他的思想去接近他所表达的对象。我想难肯定是难,但是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解决的办法就是明确哲学家所面对的问题,熟悉他所使用的概念,遵循他的思路,理解他的思想。

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学习哲学其实不应该说学。我们有时候说哲学不是学出来的,也不是老师站在这儿能够教出来的。它不是一个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它是一种思考。而这样一种哲学的思考,它是围绕问题而产生的。只有当我们把哲学家的问题当作我们自己切身的问题,或者把我们自己的问题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我们才能真正进入到哲学思考的层面,才能够上路,进入到哲学蕴思的这样一条道路上去。公元前六世纪泰勒斯作为哲学的始祖,他留下了一句话,叫做“大地浮在水上”。这个英国哲学家罗素他在他的《西方哲学史》里边写到这里的时候发了一番感慨,他说人们感觉到学哲学就要进入到一个神圣的殿堂,劈头你面对的是这么一句话:“大地浮在水上”,不免让大家感觉有点泄气。说你说大地浮在水上,这算什么哲学呀?如果你从内容上来看,的确,我们今天是不是会认为大地浮在水上,这句话对我们今天有什么意义。但是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我们就会问它要面对是什么问题,它以什么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在希腊哲学诞生之初它要解决的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问题,按照亚里士多德,所谓本源就是万事万物从它那里来,毁灭之后又归到它那里去,一切都在变化,唯独它不变的东西。其实它产生于希腊一个很朴素的一个感觉,他看到自然界生灭变化,按照人们的常识,有生就有死,但是我们所面对的自然生生不已,循环不已,四季交替、草木枯荣,它没有变成没有,它始终存在。所以希腊人就感觉到奇怪,它认为在这个变化之中,一定有什么东西是不变的,所以他们就要在自然中去寻找这种不变的东西。那么泰勒斯所说的“大地浮在水上”,要说的就是水是万物的本源。而在那个时候,希腊人在进行哲学思考的时候,不像我们今天随便拿出来概念就可以使用,随便拿出来哲学概念就可以使用。他们还没有从感觉经验中超拔出来,他们还没有形成抽象的概念,所以他们就只能用一种象征的方式来表达用水来象征表达那种流动的、变化的本源。我们想一想,泰勒斯面对的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我们今天就把它解决了?是不是我们这个世界,我们这个太阳系,我们这个宇宙就已经解决了万物究竟从哪儿产生?没有,这问题也是我们还在面对的问题。所以思考哲学家们的问题,思考他们的学说的时候,我们并不是仅仅关注于他所表达的内容,有时候关注它的内容是会很可笑的。但是你要关注到他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你会发现他对我们来说也提供给我们一种借鉴,提供给我们一种选择。

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说学习哲学就是学习哲学史。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并不存在于哪一个体系里面。它存在于过去、现在乃至将来所有围绕哲学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里面。把所有这些东西综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幅开放的哲学图画。我们想一想,假如有一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那么无论你经过了多长时间,无论你经过了多么艰苦的探索,我们知道这个结果,我们直接把握的就是这个结果。但假如有一个问题,没有终极答案,只有各式各样的解决方式,那么你就会发现,所有这些解决的方式,就没有谁高谁低的区别。它们都是等值的,因为问题没有解决,你也没有解决我也没有解决。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亚里士多德,不可能掩盖柏拉图的光辉,黑格尔也不可能替代康德的位置,哲学家留给我们的就是一座一座的里程碑。在这个意义上他们都超越了时间,超越了历史。那么我们在学习哲学史,学习哲学的时候,无非就是把哲学家们思想的问题再思它一遍,把哲学家们走过的路再走一遍。那么当我们这样去通过我们的努力去走上这条思想之路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的思想去思想哲学家们的思想,也就是思想和思想之间的对话。那么这样一种对话,就是通过读书的方式进行的。所以我们学文科的,学哲学的同学,我们不像学理科的需要实验室,我们也需要,我们的实验室就在这儿,我们的实验室就是自己的思想。从这个角度来说,哲学史上的哲学家思想既具有历史性,他们相互之间当然有继承发展的关系,但是就他们每一个人都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具有自己独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说,他们又都具有独立的价值,他们同时又具有现实性。你看起来几百年上千年,哲学家的思想,当我们读他们的书的时候,思考他们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并不是发思古之幽情只是对古典东西的一种爱好,我们还是为了把哲学进一步把它思下去,把它推进下去,去筹划、选择、开拓我们的解决办法。那么我们的解决办法当然要站在前人的基础之上,你要用很短的时间把前人所思所想都把它思一遍想一遍在你所思所想的过程之中,哲学家们的思想就复活了。当然复活不是复古,其实他们本身就是活的,只不过是潜在的,通过我们的思考使他们获得了现实性。

那么我想作为一种智慧的痛苦,其实里边也包含着智慧的快乐。做人就是一种痛苦,但同时做人也有做人的快乐。哲学尽管不可能最终地解决这样一些问题,但是哲学的所有意义都包含在这种无穷的思考和探索之中了。从这个角度来讲,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学习哲学,爱好哲学,也就是说更多的人走向爱智慧这条道路上去。因为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我们说现代社会是建立在一个现代化的分工越来越精细的这样一个基础之上的。我想我们各个专业的同学都有,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在现代社会这个大机器上找到你的位置,并为这个位置付出你全部的精力。你会从事这种工作或者那种工作,或者这个学科那个学科,我们每个人从事不同的学科,比如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等等相互之间共享我们的成果,只有当我们每个人把自己的所有精力集中在某个学科的二级学科下面的研究方向的分支某个问题上也许你花了一辈子精力,你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你可以获大奖,你可以名垂青史,你有没有精力对所有学科都能够掌握?那是不可能的。这就引来了现代社会一个叫做专业缺憾的问题。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我们都是以牺牲和放弃其他能力其他爱好而把所有精力集中在某个学科,某个方向上来承担起这个社会的责任。所以我们叫做相互共享各自的成果。我们大家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它的理论肯定是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深入,但是他们的使用性越来越简化,越来越简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电脑,计算机。我们经常使用的windows这个操作系统,我想windows有一个广告用语叫做所见即所得,其实它那个所见即所得的背后那个复杂理论和你那个所见即所得是风马牛不相及不可能是一样的。但是我们完全可以不理解它的理论,拿过来就可以使用。那么这样一来我们在现代社会之中,每个人处在一个位置,你在从事一个行业,一个专业,相互之间共享各自的成果。那么哲学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做?有一些人,专门研究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我们大家拿过来分享不可能的。我们想一想,我把哲学如果看作是广义的人生哲学,或者你就是说哲学是世界观的话,它需要的是思考,需要的是自觉,需要的是你自己灵魂在场。并不是拿过来就用,你必须自己去思考。所以我感觉,我们学哲学,并不应该只是专家才做的一项工作,我们不能说就是让一些专家去关注世界观的问题,让他们去关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问题,我们大家都不关心了。然后他们提出来的一些人生观、价值观我们拿过来就用,我们想一想人生之路总是我们自己去走的,那毕竟是我们自己的人生不是别人的人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哲学应该是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哲学应该每个人都去作为一个爱好的问题。

实际上大家要想一想哲学问题和我们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并不是和我们生活离得非常远。举一个例子,就我现在在演讲的这张桌子,其实从这张桌子可以问出许多哲学问题。你比如说桌子究竟从哪儿来的?它是由什么材料做的?为什么叫做桌子不叫做椅子,使桌子叫做桌子的是桌子的材料呢?还是桌子的概念?如果说使桌子,我们知道构成桌子可以有铁的、塑料的、木头的、石头的各种材料,那么它一定是符合桌子的概念我们才叫它做桌子,但是桌子可以是生灭变化的,相对的存在,桌子的概念我们说是不变的,但是假如桌子都毁灭了,桌子的概念在哪儿?假如你说桌子是由桌子的概念来确定的,它以什么形式存在在桌子里面?再有我们对这张桌子可以形成我们关于桌子的知识,我们怎么来确定我们关于桌子的知识和桌子就是符合一致的?我们怎么来去对比我们关于桌子的知识和这张桌子本身?这些问题都是哲学里边,里边有些问题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所以你看起来简单不简单,它就是我们面前一张桌子,所以你看起来哲学问题离我们日常生活很远,其实它离我们很近。只是由于哲学家们思考方式上的。

那么哲学也走过它的弯路,使哲学越来越远离社会生活。你比如说我们有时候这样来讲,我们说哲学家他所理解的世界和我们日常人所理解的世界正好是颠倒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周围的这一切我们认为是实实在在的,但是哲学家就会告诉你,你周围这些东西都是假象,真实的存在是它的背后那个普遍一般的本质,它和我们日常人理解的世界都不一样的,这是古典哲学的一种思路。那么像西方哲学沿着这个思路试图通过一层一层抽象去把握这个世界。这条路最终被判定走不通的时候,哲学家又向下走就像我们刚才提到的关于桌子和桌子的知识,这是在认识论有了主体、客体分别之后才会产生的问题,那么我们要追问问题可以向下回溯,回溯到还没有形成主体、客体区别之前,我们和桌子打交道。实际上想跟大家讲的就是哲学固然有它深刻、晦涩难懂的地方,但是哲学实际上和我们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大到人生的价值和理想,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具体的事务都可以和哲学有关,但这种关系不是我们说是一种知识的关系或者直接的关系,我们也不应该把哲学,好像是一切东西都可以纳入到哲学之中去了,哲学有哲学关注的对象。

ERP企业管理软件系统有哪些优势(erp系统的优点)

企业的七个发展阶段是按照企业的综合实力,从企业发展的时间维度来进行划分。企业的发展必须经过以上七个发展阶段,这是一种普遍规律,但是企业可能会在某个阶段发展很快,而表现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跳跃式的发展。

企业的七种典型管理模式则是按照企业的管理水平及管理特点,从决定企业管理场态的四种场力的演化来划分的。

实际上,企业的七个发展阶段同七种典型管理模式间经常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企业的发展不一定要经过这七种典型管理模式,企业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理念、操作系统等实现管理模式的升级,提前进入高端管理模式作业区。

(八)G当量——管理水平量化评价体系(管理等级评价体系)

G当量指从企业内部的人、制度、创新三个角度出发,通过量化来全面、科学、系统地衡量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一种标杆工具,同时也是G 管理模式“人+制度+创新”核心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

在对G当量的实际测算过程中,选取影响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各种指标,并将其系统地组织起来,通过该指标体系生成测算G当量所需的具体数据,最后测算出G当量。

G当量分级指标体系采取多级指标体系形式来衡量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该分级指标体系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指标定义清楚、计算方法简单可行。

G当量评价体系的作用:

(1) 企业能够使用G当量进行自我诊断;

(2) G当量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建立了统一的“度量衡”;

(3) 促使企业将短期利益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4)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并且经过实证分析的评价标准,实现了企业管理评价由过去的纵向对比转向横向实际比较,确保了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

(九)管理模式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系统——IOSX操作系统

G管理模式的企业标准型场变管理模式由理念系统(I)、运营系统(O)、策略系统(S)、场变创新系统(X)四个部分组成(见图02)。

标准型场变管理模式指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采取最符合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根据G管理模式的要求,按照ISO—X实战操作系统构建属于自己的管理模式。G管理模式提供了一系列的管理理念、准则和理论来指导企业去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建立最合适自身的管理模式。

对于一个完整的管理模式,各组成部分既有各自不同的内涵、不同的定位,又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能在实际操作中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加以适当的调整和使用。

图02G管理模式IOS?X操作模型示意图

互联网的发展对金融的影响

企业资源计划(ERP)是先进的企业管理哲理和信息技术的集成,作为一种凝聚了先进管理思想的信息系统,其成功应用能够有效整合企业资源,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其竞争力。

企业资源计划(ERP)是先进的企业管理哲理和信息技术的集成,作为一种凝聚了先进管理思想的信息系统,其成功应用能够有效整合企业资源,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其竞争力。但据不完全统计,应用ERP的企业中,成功实现系统集成的只占10%~20%,没有或只有部分集成的占30%~40%,失败的却有50%之多,迄今为止我国成功实施ERP的企业还不足三分之一,并且目前选择实施ERP的中小企业只占3.8%。

虽然ERP采纳率很低,但是国内针对ERP成功实施的研究比较多,主要关注ERP采纳之后的问题,对采纳决策和因素的研究,即采纳之前的问题不多。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7%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的60%,利税的40%,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分。所以对于尚未实施ERP的广大中小企业来说,关注它们的采纳决策问题很重要。本文基于创新扩散和制度理论,建立起我国中小企业ERP采纳的综合因素模型。

一、创新扩散理论

创新扩散理论()是Rogers于1983年提出的,用于描述技术创新在一个社会系统中扩散的基本规律和过程。其中影响创新的接纳因素包括:创新技术特性,采纳决策者特性,以及传播渠道。创新技术特性即个体对创新技术的主观感受,包括相对优势,相容性、复杂性、可观察性、可试性。Rogers认为创新技术特性通常比其他因素更能预测个体对创新采纳行为。创新扩散理论最早应用于个体层次,但是最近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组织层次上。对在组织层次的研究侧重于组织的采纳和扩散过程,通过各种模型来描述或预测采纳决策和IT/IS在组织中的扩散程度,其中包含和IT采纳和扩散有关的因素研究。这些采纳的重要因素涉及了个体、组织和技术三个方面。国外研究最多的因素有:收益、规模、内部资源和竞争。其中有的针对一般IT,有的是专门的IT,如WEB挖掘、网站、数据仓库技术等各种技术。国内的黄国青等对企业规模、组织结构的分权程度、企业文化的变革程度,企业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企业ERP的采纳进行了研究。

二、制度理论

制度理论提供另一种视角来理解组织IT/IS采纳。该理论观点认为组织对结构和活动的修改有时候是对环境压力的反应。而不仅仅从经济考虑。譬如法律、声望或者规范都可能迫使企业采纳IT/IS,制度压力包括竞争压力、模仿压力和规范压力,制度压力解释7技术同态现象,即同一行业的企业倾向采纳相同技术。文献认为制度压力通过影响高层管理的信念和参与,间接影响组织对ERP的吸收。

组织信息技术采纳的决策不仅是一个技术过程,更是一种社会过程,其最终结果受到多种因紊的影响。文献以决策者为中心,通过其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感知,分析了企业IT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竞争性、潮流性、政策性、企业基本条件、企业文化和信息系统成熟度。

三、中小企业ERP采纳模型

中小企业决策更为个性化、集权化,所以中小企业的信息技术采纳既有组织层次特点,也有个体层次特点,所以高层人员的某些特性通常会影响到企业的决策结果。创新扩散理论没有对组织间技术扩散提供完整的解释,创新采纳决策应该考虑相应的环境和创新的特殊性,因此基于创新扩散和制度理论。我们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CEO的创新性和ERP与组织的相容性两个因寨,围绕个体,技术,组织和外部环境四个方面,建立了中小企业的ERP采纳综合模型。

1.CEO的创新性

中小企业由于实力的限制,更注重短期的利益,重视的是看得见的回报,而实施ERP不仅具有高风险,而且投资不能立竿见影,这就使ERP的实施主要取决于企业领导者的远见。CEO是中小企业的重要决策者,采纳ERP会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CEO对新事物的偏好,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反映个人创新能力的大小,最终影响企业的ERP采纳。

2.ERP与组织相容性

ERP与组织相容性指ERP系统与组织的需要、组织文化等相合适程度。创新扩散理论仅仅考虑技术本身特性,但是复杂的信息技术采纳,采纳和扩散研究需要同时考虑组织和任务特性,无论多么先进的技术,只有与组织的实际需要相适应时,才有可能得到他们的认可。不同的ERP系统其开发的侧重点不同,其功能和所适用的行业也各不相同,而且企业在实施ERP系统时,需要与其他系统集成起来,不同企业已经拥有的系统也不一样。相容性越高,意味采用ERP面临的不确定性越小,企业越容易接受。

3.信息化水平

企业信息化水平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硬件水平,包括网络、计算机和各种应用系统的使用;第二是专业人才,具备使用IT和管理IT的能力。信息化水平代表了企业的业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程度,即信息倾向。如果企业的信息化已经有了一定基础,那么企业引进ERP所需要的经验和人才方面都占优势。通过已有的IT投资,积累了一定的项目经验,也培养了一批专业骨干,基层员工的电脑操作水平都得到锻炼。这些前期积累,可以减少企业对ERP的恐惧和抵触心理,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的采纳意向,人们通常对熟悉的东西信心十足。

4.企业规模

企业规模常常被认为是技术采纳的重要因素,组织规模越大,意味着拥有更多的资源和资产可以分配。不仅可以吸引优秀的IT专业人员,而且即使失败了,企业所受的影响也较小。所以规模小的企业,实施ERP所面临的障碍多,承受风险的能力也更差,而且ERP作为一种IT投资,企业规模越大,在投资效益方面容易达到规模效应。

5.外部竞争

组织通常尽最大努力来减少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比如通过引进新技术创造竞争优势。各种压力促使组织和竞争对手在实践和过程方面非常相似,竞争压力就是其中的一个,竞争使得忽视先进技术的组织灭亡,淘汰不适应的,留下适应的。企业的一切需求都是竞争造成的,IT需求也是如此。中小企业常常是市场的跟随者,当面对的竞争压力增大时,为了维持市场地位,他们更容易转向ERP之类的信息技术。而且中小企业的业务简单,使得ERP实施周期短,这样能够很快对外部环境变化做出反映。

6.政府政策

研究表明外部环境政策性的影响在发展中国家表现更为明显。同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资金、人才、管理、技术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因此,在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道路上,政府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是很重要的。在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过程中,政府可以组织专家组深入企业发现问题,并与企业一起解决信息化过程中的难题,举办“成果展示”、“论坛”,通过示范、演讲、讨论等形式,以点带面,推动信息化工作。

四、总结

作为组织引进信息技术的关键第一步,组织信息技术采纳受到技术自身特征、组织特征和所处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综合创新扩散和制度理论的研究成果,从个体、技术,组织和外部环境四个方面的六个因素,分析它们对中小企业ERP采纳的影响,既为下一步的实证研究打下基础,也期待为致力于中小企业ERP推广的政府部门和软件厂商,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为什么说绩效管理是HRM的核心?

互联网技术对金融资金运行的影响

转载: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学生发表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由单一的计算机和局域网阶段进入到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引发的信息技术革命的升级带来了新的经济运行方式——互联两电子商务,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发展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深远意义的探讨,在金融领域也不例外。有关问题的讨论和实践目前还主要集中在金融机构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业务上,本文则选择“金融资金运行”这一贯穿金融活动方方面面的范畴为研讨对象,对互联网技术可能给金融领域带来的变化做一个整体性的、基础性的分析,进而对金融投资、金融服务和金融监管的发展战略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一、金融资金运行的内涵

从资金是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价值这一定义出发,我们可以把金融资金定义为,在金融活动中,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价值,通俗地说就是资本化了的货币,其存在形式是各种货币化的或证券化的资产,例如,能够带来利息收入的各种存款、能够带来股息和资本升值收入的股票等。

金融资金运行强调的是货币的资本化过程,它以货币的增值为动因,在一定组织机制下,通过货币的使用权在不同交易主体之间的转移,实现货币向价值创造领域的流动,最终实现货币的增值。因此,金融资金运行不仅把金融领域中的各个主体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也把实现货币资本化的虚拟经济活动与实质经济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

需要明确的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资金运行都是通过市场交易活动实现的,金融资金的运行应等于广义的金融市场(涵盖借贷市场和证券市场)运行,它明确了从投资者出发的研究立场和角度。资金配置机制除了市场之外还存在计划管理机制,因此,金融资金运行的适用范围较之金融市场运行的概念要广。

回顾社会经济发展史,每一次新技术革命都会带来生产力的革命和生产方式的创新。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发展将为我们带来生产的智能化。互联网技术把信息技术革命带入了一个新阶段,我们也不妨从效率和方式这两个方面探讨它对金融资金运行深远的影响。

二、如何理解互联网技术对金融资金运行效率的提升作用

金融资金运行的动因和目标是要实现货币资产价值的增值,运行效率的提高自然就是指价值增值能力的提高。由于金融资金运行不属于社会财富生产的范畴,其价值增值只能以实质经济部门的生产经营为基础。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资金运行效率的提高最终体现为,金融市场能否形成有效的价格机制,引导金融资金流向最有效率的经济部门,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从两个方面提升金融资金运行效率:其一是产生了新的产业,给经济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为货币资产价值增值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其二是提高了金融市场价格对信息反映的充分性和灵敏性,使资源配置更有效。前者是从增量的角度提升金融资金运行效率。后者则是从存量角度提升金融资金运行效率,是对金融资金运行机制的又一次完善。我们可以利用西方现代投资理论中的有效率市场假说来说明后者。

有效率市场假说按照市场价格所反映的信息种类和程度,把市场效率分为三种水平状态,市场价格所包含的信息越多,市场的效率水平就越高;当市场价格只是充分反映了历史数据提供的信息时,市场处于弱效率水平状态;当市场价格不仅反映了历史数据提供的信息,还包合了其它各种公开信息时,市场处于中等效率水平状态;当市场价格不仅反映了各种公开信息,连内幕信息也都包含进去了的时候,市场处于高效率水平状态。当市场处于高水平效率状态时,所有存在的信息都已反映于价格水平中,市场价格将是资产现实价值的反映,亦即资产的市场价格与价值同一。不难看出,价格对信息反映的充分性与否,是市场是否有效率的关键。而价格对信息反映的充分性直接取决于信息的公开化程度与速度以及市场参与者对信息反映的灵敏度。

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为上述反映的灵敏度提供了技术支持,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将无数电子计算机联系起来,形成了一台无边无际的、具有无穷威力的超级计算机。形成信息技术革命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互联网的实时性和共享性会使信息迅速传播,很少有人能再凭信息优势独享垄断利润。

当然,先进的技术并不能一定保证市场达到完美的状态,效果如何还要受人的因素的制约,这其中,除了人的主观能力的差异外,还有人的主观动因的问题。互联网技术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信息的传散方面,但不具备识别信息真伪的功能;互联网对信息自由传播的贡献也“使谣言贩子如虎添翼”。虚假信息的广泛传播也会造成市场价格和资产实际价值的偏离。这说明,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会有效地提高金融资金的运行效率,但也仍然不会使金融资金的运行保持在绝对的完美状态。从有效率与无效率的辩证关系来看,在技术水平落后的情况下,无效率是绝对的,有效率是相对的。而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是否会使有效率成为绝对的,无效率成为相对的呢?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毕竟为价格充分反映信息提供了技术支持,并具有同样强的纠偏能力。

三、如何应对信息技术发展对金融资金运行效率的潜在影响?

面对信息技术发展对金融资金运行效率的潜在影响,作为金融资金运行主体的投资者、金融机构和监管者应如何应对呢?

l.投资者的对策

金融资金运行效率的提高是投资者为追逐超额利润,在激烈的竞争中积极挖掘、分析和消化信息的结果,而在金融资金运行高效率的条件下,获取超额利润的机会微乎其微,信息挖掘往往徒劳无功。这一矛盾的普遍存在并不是什么坏事,它只会令我们更加坚信投资管理的科学化发展方向。

科学化的投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尽管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就已经产生了,但是,由于市场低效率甚至是无效率状态的普遍存在,使得传统的、以寻找价格偏离价值的资产和进行价格预测为核心的基础分析和技术分析方法一直能够在使用人数和总体业绩上与科学化的投资管理方法平分秋色。市场效率的低下辅之以市场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一直在为传统的投资管理方法提供着较高的成功机会,同时使现代投资管理理论的应用显得成本过高,从而难以获得支持。例如,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管理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是以挖掘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为核心的基础分析方法,再加上一些不规范的操作手段,使得一些证券投资基金成了新一代庄家,令市场对之刮目相看。真正试图遵循证券投资基金的性质进行科学化投资管理的基金经理人尚拿不出具有竞争性的业绩来。据称“泰和基金是按照经典的投资原理管理运作的”,但是,它的经理人却被迫申请辞职了。必须承认,科学化的投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尽管代表了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但其应用及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是有条件的,市场环境很重要,当然,也不能排除运用者的主观能力问题。

信息技术进步对市场运行效率有很大促进作用,有助于改善管理方法应用的市场环境。因为,按照有效率市场假说,当市场处于弱效率水平时,依据历史数据进行价格预测的技术分析就是无效率的;当市场处于中等效率水平时,连根据各种基本面因素对资产价值进行逻辑推演的基础分析也变得无效;当市场处于高效率水平时,市场就是无懈可击的,投资者只能以获取市场平均收益为主要目标,这时,通过组合管理实现投资整体效用的最优化,并通过风险管理有效防范系统风险的科学化投资管理方法就应该是投资管理者的理性选择。在亲身从事投资管理或选择职业投资管理者时重视这一点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2.金融机构的对策

互联网技术引发的新一波信息技术革命浪潮,从另一个方面,引发了我们对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思考。

商业银行的产生是以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信息传播不充分导致投融资双方难以匹配为必要条件的。互联网技术在信息共享、信息交互性传递等方面的特长,从技术上解决了金融资金运行中的一些原始问题,使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商业银行生存的基础和业务发展的方向。

以传统的银行业务为例,银行信贷业务既是其发挥货币保管和结算功能的必然结果,也得益于银行信贷业务具有积少成多、续短为长、变死为活的作用。也就是说,银行信贷在金融资金运行中存在的基础一方面是原始业务的自然派生,另一方面则归因于信息传播的不充分和市场机制不完善。信贷业务克服了金融资金运行的障碍,其宏观和微观效益都是显著的,但是,这其中不可避免地包合了投融资双方各自利益的割让,因为,银行是靠存贷款利差维持运营的。因此,间接融资相对于直接融资而言是一种较高级的形式的说法,是针对一定技术、市场条件而言的。在追求收益最大化的本性驱动下,只要技术条件、市场条件许可,投融资双方必然会谋求直接的联系,亦即技术和市场的发展会使间接融资方式被直接融资方式超越。证券市场的发展已经从市场机制的方面证明了这一点,信息技术在金融资金运行中的应用,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又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

当然,技术进步对直接融资方式的支持并不意味着对银行信贷职能及间接融资方式的全面否定。这是因为,技术进步与金融业的行业管理和制度规范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互联网对商业银行职能的影响将主要体现在衍生职能的弱化上,并不直接影响原始职能。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影响着商业银行,也会影响到直接融资方式中的金融机构。在证券交易市场中,有关订单驱动系统和双向报价驱动系统优劣评判一直难有定论。订单驱动系统是通过一定的交易系统,将条件相当的交易双方直接匹配,在众多竞争者中,成交者分别是买方中出价最高者和卖方中要价最低者,既体现了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中间也不存在效益的泄暴,点对点的电子自动交易系统在高效、防止经纪商欺诈等方面为它提供了技术支持。但是,该系统对有行无市、交易过度火爆或过度疲软等情况难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双向报价驱动系统中,做市商负责维护市场秩序,有助于保持市场的持续和稳定。但是,不要忘记,做市商不过是一种特殊的交易商,盈利仍是其首要目标,其盈利方法类似于商业银行,来自双向报价中的递、要价差。因此,做市商明显是一个有成本的中闻环节,并且,由于做市商在双向报价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其垄断性是可以肯定的。其实,订单驱动系统的问题仅在特殊的市场时刻才会出现,而并没有实证结果能证明在这种特殊的市场时刻双向报价系统的运行优于订单驱动系统。

我国采用的电脑订单驱动系统曾在1996年12月16日出观过有行无市的景观。15日晚,人民日报就市场过热问题发表了言辞强烈的社论,广大投资者深感问题的严重性,16日一早便纷纷挂出了卖单,在几乎没有买单进场的情况下,交易系统陷入了有行无市的尴尬境地。但在国外以做市商系统为主的市场中,也不止一次出现过崩盘。因此,做市商系统的优势显然不是十分具有说服力的。

金融资金运行对高效率的内在追求和技术进步支持订单驱动系统这一点,应该在我国证券公司确定经纪业务发展战略时引起足够的重视,证监会在发展国债市场、创业板市场和衍生金融工具市场时,也应像发展股票市场那样,发挥我国市场的后发优势,直接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技术,不必亦步亦趋地尝试西方金融市场发展中的各种制度安排。

3.监管者的对策

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提升金融资金运行效率,这给监管者提出的基本问题就是监管者的地位和作用在新形势下是否需要调试?

政府介入和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和合理依据在于市场机制在很多领域无效或缺乏效率,即“市场失灵”。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价格反映信息的速度和程度的提升作用,有助于“看不见的手”发挥对市场的引导作用,因此,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和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弱化对政府监管和调控市场以弥补因信息不充分而产生的市场失灵的需求。但是,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不可控性和共享性,也给监管者带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加强规范的信息传播方式和渠道的建设?信息任意泄露和传言横流同样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在于管制(也管不了),而在于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更加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可以设想由监管者代表政府为社会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作为市场信息的初始发布点。国内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1999年年报已经被要求在指定的互联网网址上登载,就包含了这种思路,只是在技术和内容上还有待完善。

在金融资金运行的监管机构中,中央银行的监管手段最为齐全,不仅有行政手段,还有经济手段,加之它可直接控制货币发行,因此,在我国学术界一直有人在依据金融资金的内在联系,试图寻求中央银行调控全部金融资金(不仅是银行借贷资金,还有证券市场、民间借贷资金)的途径。然而市场效率的提高对政府经济干预需求的降低作用,有理由让我们对中央银行职能重点及其货币政策的前途发出质疑。如果政府职能的重点将因技术进步发生转换的话,作为政府调控经济职能机构之一的中央银行也不会例外。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其职能重点和发挥作用的途径也应该发生转移。网络货币和网络信用的发展,是否将打破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的垄断?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地位的下降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深化,是否将更加弱化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信贷需求?中央银行要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和如何参与宏观经济调控?代理国库的职能可能是因技术因素而改变的最少的一项,在任何情况下,理财都是必要的。如此说来,我们是否可以探讨弱化包括中央银行、证监会、保监会等在内的监管者对金融资金运行主动干预,让监管者退回到“守夜人”的角色中去呢?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还可能会给传统的货币政策传递机制带来问题。例如,货币供应量将更难以进行数量界定和统计,从而动摇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地位。如果货币供应量不再是可靠的调控目标,它的替代品是什么呢?美国已经将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重新确定为利率。但是,在互联网时代,金融资金运行的特征将是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金融交易的价格自然也将是个性化的,有代表性的市场利率或基准利率的提法是否会失去意义呢?虽然从原则上说,高效率加上新的金融资金运行方式的出现应该给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带来新的时代特色。

此外,互联网技术既有助于金融资金运行的开放式发展,也为金融的国际化监管提供了技术便利,从而使金融资金运行效率的提高突破国界的限制。

四、如何认识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金融资金运行方式的创新

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对金融资金运行方式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影响直接融资方式和间接融资方式在金融资金运行中的地位和所占比重;另一方面是通过技术支持和在线商务的发展,促成新的金融资金运行的组织实现方式——在线金融资金运行方式。

金融资金的运行方式分为直接融资方式和间接融资方式。这两种融资方式在融资性质、流动性、可控性和对经济运行的适应性上存在差异,各具特色,各有自己适用的领域。

直接融资方式的优势在于它为长期性金融资金融通提供了多种流动性强的选择,从交易双方的收入和付出来看也是直接的,漏损极少,价格的客观性较强。直接融资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低效率。互联网技术引起的信息公开化和金融机构服务功能的增强,有助于直接融资市场的持续、稳定发展。

间接融资的优势在于它为短期资金融通提供了便利,而且从传统的银行信贷的萌芽看,间接融资是作为货币保管业务的一种衍生品出现的,属于典型的动员社会闲置资金的行为。因此,只要银行还继续办理结算业务,间接融资就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只不过,互联网技术对投资直接化的促进作用会导致银行资金来源的短期化,从而对银行信贷业务提出高流动性的要求。而在网络经济时代,存款货币银行的结算业务是否会受到来自网络机构的威胁?创造派生存款的功能是否仍由存款货币银行垄断?这些并不是技术问题,只要宏观经济调控的模式不发生变化,即使技术实现不成问题也没有用。

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影响金融资金运行方式方面,最具魅力当属它所带来的在线金融资金运行方式。在线金融资金运行方式的出现和普及对金融资金运行具体将产生什么样的革命性影响尚难以估量,因为,金融资金在线运行的意义不仅在于交易实现过程的自动化、实时化,更在于它可以将金融从业人员从繁杂的、重复性的脑体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他们可以集中精力开发、创新,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凸现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在保持企业竞争力中的重要地位。电子技术时代的标准化特征将被个性化、人性化特征所取代,社会经济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姿,人的需求将获得极大的满足。

在线金融资金运行方式的出现和普及除了技术条件外,还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它在美国这样的计算机、互联网高度普及的国家尚初露端倪,在我国自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电子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在金融资金运行中的应用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从50年代起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业就开始使用脱机式电子计算机,60年代银行业务的联机化就开始了。电子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已经为金融业提高劳动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水平,改善客户服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自80年代起我国金融业推行金融业务的电算化,但是,受人力资源知识结构、资金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约束,金融电算化的业务、地域等的覆盖面扩大缓慢、发展缺乏深度。事实上,当前我们很多著名IT企业为金融机构提供的电子此解决方案,都是西方国家六七十年代时解决的综合业务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和自动化办公系统等。在我们真正体验互联网技术对金融资金运行的革命性影响之前,无论是投资者、金融机构还是监管者都还需要做大量基础性的准备工作。

文献综述不是方法,也不是论文,只是论文写作中的一个环节

1、HRM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随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被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务的诠释与实证,“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逐渐取代“人事 管理”而成为主流。

如今,大部分的企业经营者已经直观地认识到,“人力资源”之所以区别于“人事”,首先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范围远比人事管理大,比如原来的人事管理的职责是薪资计算与发放、员工档案管理、员工入司与离退休管理等; 而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责范围还包括有效招聘、绩效考核、培训与发展、员工关系和激励等。

一方面可以使得企业日常事务性的人事工作都可能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得以快速高效的完成,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使管理者能集中精力于企业战略目标中。

另一方面,通过软件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大量的人力资源管理数据,为企业战略决策与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以提高组织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已成为企业管理有效的重要工具。

2、绩效是指具有员工围绕职位的应付责任所达到的阶段性结果以及在达到过程中的可评价行为表现。

所谓绩效管理是指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在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上所达成共识的过程,以及增强员工成功地达到目标的管理方法以及促进员工取得优异绩效的管理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改进与提高公司绩效水平。

绩效管理首先要解决几个问题:

(1)就目标及如何达到目标需要达成共识。

(2)绩效管理不是简单的任务管理,它特别强调沟通、辅导和员工能力的提高。

(3)绩效管理不仅强调结果导向,而且重视达成目标的过程。

绩效管理所涵盖的内容很多,它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如何确定有效的目标?如何使目标在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达成共识?如何引导员工朝着正确的目标发展?如何对实现目标的过程进行监控?如何对实现的业绩进行评价和对目标业绩进行改进?绩效管理中的绩效和很多人通常所理解的“绩效”不太一样。在绩效管理中,我们认为绩效首先是一种结果,即做了什么;其次是过程,即是用什么样的行为做的;第三是绩效本身的素质。因此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

3、为什么要实施绩效管理?

实施绩效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企业对自己目前现状做出的反思与展望。

企业喜欢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却很少花时间对过去做出反思,很少去总结过去的成败得失,而是一门心思地往前走,生怕因为总结过去而耽误了赚钱,耽误了发展。

以前的观念是“别老坐在这里了,赶快去干活吧”,而现在人们更多是提倡“别忙着干,先坐下来想一想”。相比,笔者更喜欢后一句话,因为它告诫人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忙乱,而是要想好了再做,这样才能保证始终在做正确的事情,而不仅仅是把事情做正确。

做好这个工作,也算是对企业过去一段时间进行了一个系统的总结,将总结的结果形成一个系统的报告,便于企业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积蓄力量以便更快更高效的发展。所以,企业应在实施绩效管理之前好好地总结一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把它放到绩效计划当中,作为绩效管理的努力方向加以解决。

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区别

摘要: 基于对思辨与实证研究范式的分析, 探讨文献综述的特点及其与研究方法的关系, 指出研究方法应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独特性, 所谓“文献法”不属于研究方法的范畴。而研究整合法是基于文献资料的实证研究方法, 它强调系统地收集、检索与筛选文献。元分析是研究整合法中最有效的一种研究方法, 旨在通过统计分析技术量化地整合相关研究主题的已有文献研究结果。研究整合法对撰写更为客观严谨的文献综述, 提升教育研究论文质量和促进教育研究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 研究整合法; 元分析;

对于教育学发展而言, 研究方法是决定教育研究质量的关键因素, 它意味着教育学的科学性质。 当前, 在教育研究文献中, 比如, 调研报告、学位论文等, 经常看到有研究者在研究方法部分强调使用了“ 文献法 ”?(也称为“文献综述法”或“文献研究法”)?。这种所谓的研究方法主要表现为在撰写文献综述时, 对收集和整理的一些以往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传统意义上描述性地分析与概括, 并以此作为提出研究问题的基础。对此, 有些教育研究者提出异议, 有人指出“文献法”不是研究方法, 而有人则强调它是研究方法, 甚至有时两种观点发生激烈的争论。

从研究方法的视角来看, 这种“文献法”能称之为研究方法吗?对于这个问题的澄清, 有助于进一步明确研究方法的性质和完善教育研究方法论体系, 也有助于提升教育研究质量。

一、研究方法的范式之争

要明确“文献法”是否为一种研究方法, 有必要先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范式加以梳理, 了解此问题背后的研究范式之争。教育研究范式是基于相应的方法论而形成的研究规范或模式, 它指导着科学研究采用何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当前科学研究领域的基本范式可以简单概括为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 这也是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其中, 思辨研究关注解决应然问题, 强调建构概念、理论和观点, 通过逻辑推理来解决概念的、规范的问题, 而实证研究关注解决实然问题, 强调基于收集和分析数据资料信息来推论研究结果。

具体而言, 教育研究的思辨与实证范式有着不同哲学基础和研究取向。思辨研究强调研究者运用辩证法等哲学方法, 通过对事物或现象进行逻辑分析, 阐述思想或理论。有观点认为, 思辨研究方法有着独特的本体论价值和突出的认识论价值, 这决定了它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甚至自然科学领域始终居于重要地位。实证研究则注重直接经验的作用, 强调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实验或调查, 对收集的数据或信息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和解释, 以事实为证据探讨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规律。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中, 思辨研究范式长期占有主导地位, 不过, 近年来实证研究不断受到关注。事实上, 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并不冲突对立, 实证研究往往需要思辨为依托, 思辨研究也需要实证来验证。

当前, 西方教育研究方法体系强烈地表现出实证研究的特征, 其背后以实证论作为哲学理念支撑, 认为所有知识都源自于感官经验, 进而生成新的知识。西方教育研究方法在传统上倾向于使用量化研究, 随后质性研究的重要性逐渐受到重视, 目前更倾向于把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方法相结合而形成的混合研究方法。量化、质性研究以及混合研究等实证方法已经成为西方教育研究方法的主流。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 也有人强调科学研究规范的核心是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是教育学走向科学的必要途径。

在实证研究者看来, 撰写传统意义上的文献综述而采用的所谓“文献法”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方法, 不具有实证研究的特征, 缺少系统规范的、具有操作性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1.关于文献综述

针对一个研究主题, 人们往往从不同研究视角或基于不同理论加以探讨, 这也促使相关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丰富的知识体系。因此, 每一位研究者在针对一个研究主题开展一项新的研究时, 往往需要收集、整理大量以往研究文献, 并分析、综合与新研究相关的信息, 据此为提出新研究问题做准备。文献综述往往体现着以往众多研究者的努力和成果。

具体而言, 文献综述是一种对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或研究文献进行的“再研究”, 属于“元研究”即“研究之研究”的范畴。对与研究主题有关的以往研究文献进行综合概括, 有助于研究者充分了解以往研究的进展与不足, 在新旧研究之间建立起联系。良好的文献综述通过广泛研究文献的探讨, 聚焦到研究者想探讨的研究问题上, 讨论和发现新的研究问题, 说明为什么要进行新的研究, 为明确一个新研究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提供依据。

可见, 文献综述在教育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是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 文献综述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文献法”。

2.研究方法的特征

文献综述的撰写要服从于研究的主题和方法论。虽然从思辨研究的视角来看, “文献法”具有思辨研究的性质, 但是, 它是否能称之为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 值得商榷。

科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包含一套程序或标准, 这套程序或标准表明研究结果是怎样获得的, 而且可以为同行重复采用, 这套程序或标准就是“科学方法”。宏观而言, 研究方法指的是研究方法的体系, 包括方法论、研究范式和具体的研究方法等。微观而言, 研究方法指具体的研究方法, 是研究者为了揭示事物的特点或规律, 而采用的系统的、规范的、可重复的研究程序。研究方法直接影响着研究目的的实现, 往往表现为直接服务于研究目的而采用的研究工具或技术。

概括而言, 在微观层面上, 教育研究方法一般要具有三个特性:

一是科学性。 科学的进步离不开研究方法的发展,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强调研究依据相关理论或观察事实, 提出研究问题, 设计研究方案, 收集分析资料, 验证研究问题, 以认识和探讨事物真相。西方科学研究的方法以实证研究为主导, 这也影响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从实证研究的视角看来, 仅仅凭借思辨方式进行研究, 其科学性很容易受到质疑。不过, 对于“科学”本身的辨析, 基于不同的哲学观, 思辨研究者仍然有理由坚称思辨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具有其科学性, 对此实证研究者似乎并不能从哲学观及认识论本质上彻底予以批判。

二是系统性。 研究方法应具有系统的、规范的程序或策略, 并且人们对这种研究方法的规范应达成共识。当前, 一些教育研究报告或论文的文献综述, 采用所谓的“文献法”并不具有系统性:一方面, 对以往研究文献的检索和收集缺乏系统性;另一方面, 对以往研究文献的分析缺乏系统性。一些文献综述并没有制定文献分析的标准和程序, 缺乏对以往文献的数据或信息进行严谨分析的技术和工具。

三是独特性。 不同性质的研究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每一种研究方法都具有不同于其他研究方法的特殊性, 服务于特定的研究目的, 应用于不同的研究领域。在教育研究领域中, 几乎所有的研究报告或学位论文都要撰写文献综述, 都涉及对以往文献的分析讨论和综合概括, 因此, 从这个角度来看, 即使“文献法”强调具有思辨研究的性质, 这种研究方法并不具有特殊性, 不是一种特定的研究工具, 也不能称之为研究方法。而一些受到广泛认可的具体研究方法, 比如问卷法、访谈法等, 之所以能称之为研究方法, 原因之一在于它们具有特殊性, 服务于其适用的特定研究目的。

3.“文献法”不是研究方法

通过研究方法的特征分析可见, 对于教育研究而言, 撰写文献综述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 文献综述是为一个研究使用相应的研究方法做准备或铺垫, 它是一个研究的重要环节或重要组成部分。但是, 传统意义上描述性的文献综述缺乏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 它本身并不属于具体研究方法的范畴。

即便思辨研究者认为撰写文献综述就是使用了“文献法”, 这种判断本身存在着思辨的逻辑误区, 即“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之间建立起来的逻辑关系仍然缺乏充分依据。文献综述是一篇教育研究报告或论文研究框架的基本内容之一, 它本身并不涉及具体的研究方法。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并没有必然联系, 如果一篇研究报告中有“文献综述”部分, 就称之为“文献法”, 这种逻辑关系显然存在不合理性。

因此, 不论从思辨研究的视角, 还是实证研究的视角, “文献法”的说法都很难成立, 而且这种说法过于模糊, 不够科学严谨, 没有表明具体的研究方法。况且, 对于大多数教育研究报告或论文而言, 不论研究者扛着实证研究的大旗, 还是走思辨研究的道路, 其研究目的往往并不是为了撰写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的质量并不决定研究目的的实现, 而研究方法则决定是否能实现研究目的, 因此, 也不能仅凭撰写了文献综述就强调研究使用了所谓的“文献法”。

当然, 撰写文献综述并不排斥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如果一篇研究报告采用科学、系统、独特的方法来撰写文献综述, 那么这种方法就可以称为研究方法。比如, 在社会研究方法体系中, “文献研究”作为独立的研究方式主要是利用二手资料进行分析, 文献研究的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内容分析法、二次分析法 (元分析法) 、统计资料分析方法等。在教育研究领域, 有针对以往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性的研究方法, 它探讨以往研究文献的特点和规律, 对研究文献进行科学、系统、独特地分析综合与归纳概括, 并服务于研究目的。不过, 这种情况下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并不称之为所谓的“文献法”, 而被称为“研究整合法”。元分析法是研究整合法中最常见的一种研究方法。

三、研究整合法: 一种文献综述的方法

1.关于研究整合法

在西方教育研究领域, 人们提倡一种更为科学严谨地综述已有研究文献的方法, 即研究整合法(Research synthesis methods)?。研究整合法是一种基于文献资料的实证研究方法, 对以往的研究报告进行系统分析, 以生成新的知识或解释, 它包括拟订研究问题, 检索相关文献, 评价、分析、综合数据资料, 并解释研究结果等。研究整合法不同于所谓的“文献法”, 它强调研究要有系统的、明确的文献收集、检索与筛选的方法, 这意味着研究者对文献资料的全面收集、组织与管理。

研究整合法对分析已有研究文献具有重要作用, 它不仅有助于全面整体地、更为完善地认识已有研究文献, 以建立新旧科学知识的联系, 而且也有助于人们提升对已有研究的认识, 并拓展已有研究的范围。此外, 研究整合法之所以重要, 还因为其有助于人们认识已有研究的共识和冲突, 尤其针对相同的研究主题, 使用类似的研究设计而出现矛盾的研究结果时, 研究整合法有助于分析成因。对于教育科学而言, 与人的行为相关的研究情境更为复杂, 许多干扰因素难以排除, 一些自相矛盾的教育研究结果也备受质疑。而且每个研究在时间、样本、情境方面都具有特殊性, 每个独立的研究难以帮助人们基于研究结果作出决策, 这时研究整合法就具有重要意义。在教育研究领域提倡研究整合法, 有助于对相关研究主题的各种研究结果加以整合, 并对研究结果的多样性和矛盾之处作出解释。

研究整合法强调实证研究的理念和方法, 注重以往研究者的研究事实, 而不是研究者的主观判断或观点。研究整合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探讨, 人们更倾向于认为它是有效的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 它更为客观清晰地呈现研究现状, 更能反映相关研究领域的主要问题表现。研究整合法的不足在于, 它需要有充足的时间和文献资源来实施这种方法, 需要长期的实证研究及后续分析的积累。此外, 一些研究整合法的具体方法?(比如元分析法)?常常被认为分析技术上过于复杂, 因此对研究报告的撰写者和阅读者都可能具有挑战性。

概括而言, 研究整合法是运用特定的研究工具或手段对以往教育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从本质上讲, 研究整合法之所以称之为研究方法, 是因为它包括一系列科学的、系统的、特殊的研究方法。研究整合法强调发挥方法上的优势, 尤其是统计方法的运用, 使用系统分析技术对文献进行整合和综述。在研究整合法的一系列具体研究方法中, 元分析法受到广泛关注。

2.关于元分析法

元分析?(Meta-analysis)?是研究整合法中最有效的一种研究方法, 在教育文献研究中受到推崇。一些研究者把元分析界定为一种研究方法, 而另一些人更倾向于把它视为一种研究整合法的统计分析方法和技术, 也有学者甚至把元分析作为研究整合法的同义语。有人认为元分析在变量编码等研究环节具有其独特性, 它不仅仅是一种统计技术, 也是一种研究方法, 甚至元分析可以等同于研究整合法, 旨在定量地整合相关研究主题的已有研究结果, 从而确定这个研究主题的研究现状。

元分析有一套量化的统计方法, 可以用来综合分析大量研究数据和资料。元分析并不对以往研究结果做预判, 而是追求整体地看待以往研究结果, 目的在于得出有意义的推论。元分析的主要优点在于其具有规范或标准, 在分析已有研究结果的过程中, 能够对以往研究进行整合的过程做出清晰报告, 以便于公开接受审核或重复验证;而且, 元分析能够以一种更有效、更细致的方式对大量以往研究文献进行有组织地分析与概括, 有助于发现已有研究的效用和相互关系。

元分析有着细致的研究步骤, 概括而言, 主要是界定研究问题、检索收集文献、对研究结果进行编码、确定共同的测量指标、对已有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等。

四、对教育研究报告及论文撰写的建议

1.提升文献综述的思辨研究水平

当前教育研究报告及论文中, 文献综述的撰写方式多属于思辨研究的范畴, 往往是对以往相关文献进行逻辑思辨分析, 这无可厚非。思辨与其他研究范式并不冲突, 教育研究范式应提倡多元化及各种研究范式的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思辨与实证研究基于“应然”与“实然”不同视角来考察研究主题, 一些通过思辨研究方式来探讨的问题难以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来解决, 思辨研究方法有助于全面评估实证研究, 审视研究方法、概念、理论、反思和观点, 教育研究经常需要综合使用实证与思辨的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 实证和思辨两种基本方法是互相渗透的, 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观察者的解释。教育研究方法既需要基于“应然”对教育现状及其理论发展的严谨思辨, 也需要基于“实然”对教育规律及特点开展广泛深入的实证研究。教育研究不仅要充分关注价值判断的取向, 也要充分强调事实判断的取向。

但是, 传统意义上的文献综述的思辨质量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比如, 有研究针对我国部分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文献综述进行分析, 指出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文献综述, 罗列文献, 缺乏实质的综述;参考的文献数量不够充分, 文献来源单一、缺乏精心选择;缺乏对文献的深度阅读和分析, 难以对相关主题的已有研究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文献综述结构不合理, 写作不够规范。因此, 应提高撰写文献综述的思辨研究水平, 加强对已有文献的逻辑分析与概括的训练。

2.重视文献综述的实证方法

从当前教育研究论文所使用的研究范式来看, 有研究通过分析我国教育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情况, 指出思辨研究仍然是我国教育研究领域的主要方法, 量化研究比例很小, 呈现逐年略有上升趋势。当前在我国教育研究方法体系之中, 实证研究方法越发受到重视。教育研究不断强调通过客观的、可证实的、可重复的实证方法来探讨相关教育研究问题。对于文献综述而言, 传统描述性的文献综述往往很难消除读者的种种质疑, 研究者可能会在主观上为了确保研究逻辑的一致性, 突出某种研究结论, 而回避既有研究中一些重要文献, 进而丢掉科学研究的客观公正性。

因此, 基于实证研究的理念与方法来撰写文献综述, 有助于提升文献综述的质量, 也会更令人信服。元分析等研究整合法作为基于实证研究的量化分析方法, 它们对于文献综述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果研究者希望提升对以往研究文献分析的质量, 那么采用元分析等研究整合法有助于撰写更为客观严谨的文献综述。

当然, 教育研究是否采用元分析等研究整合法来撰写文献综述, 要依据其研究目的。事实上, 一些教育研究报告的研究主题并不是以探讨以往研究文献为目的, 文献综述是研究的基础前提, 而不是研究的目的, 不一定要采用元分析等研究整合法来撰写文献综述。一个研究采用何种研究方法来撰写文献综述, 最为关键的是这种方法要服务于研究目的。如果一篇研究报告或论文以“研究整合法”或“元分析法”等实证方式来进行文献分析, 有助于实现研究目的, 那么使用这种研究方法就不可或缺。

元分析作为一种量化的研究整合法在西方教育研究领域不断发展起来。元分析对以往研究文献的数量和质量有一定的基本要求, 需要相关研究领域前期积累大量的研究文献, 由于我国某些教育研究领域的实证研究文献积累有限, 元分析等研究整合法的应用可能受到限制, 需要不断努力开展丰富的教育研究来加以突破。

从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来看, 通过研究整合法?(比如元分析法)?等实证研究方式进行文献综述, 对提升教育研究论文质量和促进教育研究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对规范研究方法的分析 所谓规范研究方法,是指利用演绎方 法,由普遍性原则推导出个别结论的一种 推理方法。会计研究中的规范性方法,是指“从目的和假设出发,从中导出为实际 应用提供依据的合理原则和程序”。规范 性研究方法不受现实事物的影响,强调 “应该是什么”,因而会计理论研究者常常 从特定的价值判断基础出发,力求从逻辑 高度概括出最优的会计事务是什么,进而指导会计事务,实现会计事务的规范化, 其现实目的就是为制定会计准则服务的。 采用会计规范性方法形成的会计理 论,称为规范会计理论。规范会计理论产 生的背景是:不同的会计理论和程序存在 着巨大的差别,使得会计报表缺乏可比 性。因此,!"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会计学家 极力推崇规范会计理论,以提高会计信息 的可比性。但是,规范会计理论存在着一 个致命的缺陷:虽然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 会计理论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但是,如果 研究者依据的假设或前提是错误的,那么其结论也必将是错误的。因此,规范性理 论有时难以令人信服,也就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发展。 二、对实证研究方法的分析 实证研究方法最一般的研究过程是:(%)确立研究课题;(!)寻求相关理论;(*) 提出假设或命题;(+)将假设或命题操作 化;(,)设计研究方案;(#)搜集数据资料; (’)分析数据检测假相或命题;(-)分析研 究结果。在这个过程中,采用了归纳、分析、比较、综合与数学等基本会计研究方 法。所谓会计理论实证研究方法,也是会 计研究各种基本方法的一种综合使用,但 它尤其突出的是数学方法,因为在建立模 型和分析数据时离不开数学。由于数学方 法的强调,使得实证研究方法就同以往的 研究方法相区别,就有了会计理论方法和 实证方法之说。 马克思曾说过:“一门科学只有在成 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 步”。采用数学方法可以研究和描述数学 要素之间及会计要素内部的数量关系,是 对会计信息进行量的分析必不可少的手 段。认识会计这一事物的质与量,必须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才是全面的认 识,否则将无法认识会计的本质与规律。 实证研究法强调数学方法,为解释和预测 会计事务提供了新的概念框架,拓宽了会 计研究领域,把会计研究领域拓宽到资本 市场研究。如会计信息和资本市场的关 系、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行为的研究等 等,从而使我们对会计理论的研究又更进 了一步。实证研究方法的出现同社会经济 发展相关。西方实证会计研究就产生于会 计环境大变化的六七十年代,当时实证主 义哲学思想的发展已较为成熟,资本市场 发展较快,投资者对会计信息也越来越关 注。资本市场的建立与发展为实证研究方 法的运用提供了外在的经济环境,计算机 等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运用和普及为实 证会计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而且美国著 名的经济刊物常以是否运用数学来描述、 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作为标准。受功利主 义的驱使,会计研究中就多用数学模型。 因此,实证会计得以在西方迅速发展。 同样的,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会 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出台、证券市场的发 展、大量的会计事务等,改变了我国的会 计环境。由于外部条件的日趋成熟,一些 评价我国会计准则的选择和实施效果及 资本市场效果的实证会计研究论文也日 益增多。因此,一种会计研究方法的产生 与发展与社会环境发展和会计实践发展 有着必然的联系。三、规范法与实证法并不排斥会计研究方法之间并不是相互排斥 而是相互补充的。具体说来,规范法并不 排斥实证法,因为规范法研究的结论需要 实证法加以验证;实证法研究也不排斥规 范研究,实证研究需要规范研究的结论为 前提和基础。马克思认识论认为,理论来自于实 践,最终还是要回到实践中去检验,人的 认识才能不断地提高,规范法和实证法的 研究过程完全符合这一规律。因为,如果 一味坚持实证法排除价值判断,那么得出 的结论没有任何实践意义,更不能运用到 实际中去。要达到会计理论研究的目的, 必须将实证检验的假设结论进行规范研 究,将会计规范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中 去,指导会计实务。虽然实证检验的结果说明“是什么”, 并没有指明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但却规 定了会计政策的趋向,含有规范主义的色彩。同时,实证研究的数据检验并不意味着就是实践的最终检验,这一点常常被误 解。数据检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只能 是实践检验的一个方面。而且会计实践 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旦理论不适用于实 践,首先必然要归纳和演绎推理,即规范 法提出一个理论假设,再用数据检验。总之,规范法与实证法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相互联系,偏向任何一方面,都 容易走错路和弯路。但两者强调的侧重 点不同,前者强调归纳和演绎为主,逻辑 思维严密,后者注重用经济模型来检验假 设,用数据分析的结果来说明问题。但它 们必须经得起实践检验。四、正确运用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会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复杂的、多层 次、多样化和动态的,同时又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我们不仅要对个别会计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微观分析研究,而且更需要 整体的、系统的、动态的宏观综合研究,归 纳总结出各种会计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www.homelunwen.com 硕士论文网 和相互作用。因此,采用正确、合理的方法 至关重要。 (一)遵循基本要求,思路要清晰。无 论采用哪种会计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必须 清晰,而且在研究问题时要注意体现以下 一些要求:(&)系统相关性。即我们在研究 某一会计问题时,要始终把会计当作一个 完整的系统来对待;(#)成果应用性。会计 研究的定位应介于纯粹的哲学思想和纯粹的操作手段的层次,它是一种即带有哲 学性质又带有操作特征的方法哲理探讨; (()层次分明性。会计研究应始终注意体 系构建及研究过程的层次性,既力求做到 逻辑严谨,又力求做到层次分明。